跟骨骨折康复的康复治疗

2020-09-14 健康养生 143阅读

具体作用:
1、促进肿胀消退;
2、预防或减轻肌萎缩
3、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4、促进骨折愈合
5、提高功能障碍后期手术的效果 为便于临床康复治疗,关节内骨折后的康复大致以时间划分为骨折固定期(早期)和骨折愈合期(后期)两个阶段。
1、骨折固定期(早期)
(1)患肢抬高:有助于肿胀消退,患肢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
心脏平面。
(2)物理疗法:作用为消炎,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①超短波:患部对置,骨折1 周内,无热量, 10分钟/ 次,1 周以后,微热量,10~15 分钟/ 次, 1次/ 天 ,20~30次为1疗程。此法可在石膏外进行,但有金属内固定物时禁用。
②紫外线:骨折体表部位,弱红斑量或中红斑量,每日或隔日1 次,6 ~8 次为1 疗程。如局部石膏固定,可在健侧相应部位照射。
③磁疗:选用脉冲电磁疗法,患肢位于环状磁极中,或采取患部对置法,2 0 分钟/ 次,1 次/ 天, 20次为1疗程。
④超声波、音频电或超声- 中频电疗均可应用。
⑤按摩:在骨折部位的近心端进行按摩,使用向心性手法,1 5 分钟/ 次,1 ~2 次/ 天。
(3)运动疗法:主动运动是预防和消除水肿的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费最少的方法。主动运动有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
①伤肢近端和远端未被固定关节的各个轴位上的主动运动,必要时给予助力。每次1 0 分钟左右,每日数次。注意逐渐增加活动强度,以免影响骨折端的稳定。上肢应注意肩关节外展、外旋与手掌指关节屈伸运动及手的功能位;下肢应注意踝关节背屈运动及背屈位。老年患者更应注意防止肩关节粘连和僵硬发生。
②行固定部位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训练,以预防废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端对合有利,促进骨愈合。每次训练1 0 分钟左右,每日数次。
③关节内(面)骨折,应尽早开始功能训练,既可促进关节软骨面的修复塑形,亦可减轻关节内粘连。一般在固定2 ~3 周后,每日短时取下外固定装置,进行损伤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运动结束后,继续原位固定。若固定时无特殊需要,关节应置于功能位。这样,既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利用相应关节面的研磨塑形,并减少关节内的粘连。
④健肢和躯干部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以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合并症(压疮、呼吸系统疾患等)的发生。
2、骨折愈合期(后期)
每种骨折都有个大致的愈合时间,但每个骨折都必须根据自己的愈合过程和征象来判断其是否完成了愈合。当骨折尚未愈合,而判断错误并去除固定,甚至过早地使用患肢,就会使本来位置良好的骨折变形,最终造成畸形愈合。骨折从临床愈合到骨性愈合需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功能训练的强度和时间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要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程度、年龄以及整复、固定的方式做出科学的选择。骨折后患肢从非使用性运动过渡到正常运用,应具备三个条件:(1 )骨愈合;(2 )足够的肌力;(3 )一定范围的关节R O M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残存的肿胀,软化和牵伸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和训练肌肉的灵巧度。
(1)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度训练
a、助力主动运动
限制解除后肢体难以自主活动,可采用助力运动,以后随着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可减少助力。
b、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运动轴方向的主动活动,包括摆动训练、牵张训练等。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大,在患者耐受范围内进行,每次3 0 分钟左右,每日数次。有时为提高治疗效果,宜每小时进行一次,每次5 ~1 0 分钟。
c、被动运动:对有组织挛缩及粘连严重,造成主动运动及助力运动无效者,可采用被动牵拉或关节松动技术,来松动僵硬的关节,但牵拉应平稳、轻柔,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和肿胀。切忌暴力,以免造成新的组织损伤。
方法有:关节连续性被动运动。手法治疗。牵引疗法。
2)肌力增强训练
a、肌力增强运动
被动运动:当肌力检查评定为0-1级时采用
助力主动运动:当肌力检查评定为1级或2级时采用
主动运动:恢复到3级肌力时开始主动运动训练。
抗阻运动:当肌力检查评定为4-5级时采用
b、等长运动:在要求保持术后体位的期间内需要进行等长性运动。如图8所示等长肌力训练。
c、等张运动:随着关节活动度的扩大及主动运动的增大,开始进行等张性运动。如图9所示髋关节外展抗阻运动对抗弹性带拉力下髋外展以增强肌力。
d、等速运动:动态性训练使肌力以迅速增加,等速性运动可进一步强化肌力。常见的训练速度为60°/s,120°/s和180°/s的收缩速率。如图10所示等速运动强化训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