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山公园的中山公园

2020-05-04 社会 406阅读

30年,我们的故事:王国良:中山公园,青岛人的游乐图腾
出场人物:王国良,57岁,出生在中山公园,15岁开始在中山公园工作,退休前为中山公园工会主席,见证了中山公园的变迁。
第一个喷泉池、第一个旋转木马、第一个摩天轮,您知道吗?这三个青岛第一都诞生在中山公园!只要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家庭相册里肯定有看樱花或者是看菊展或者是看灯会的照片,中山公园,曾是青岛人的游乐图腾,是全市人的休闲场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出现的海边新景点逐渐抢占风头,喧闹的中山公园冷清起来,但随着今年中山公园免费开放,我们又听到了那里传出的阵阵欢笑声…… “我父亲是中山公园的职工,当时很多职工住在公园里,我家也不例外。我是1951年出生的,我儿子是1982年出生的,我俩都出生在中山公园,直到1985年才搬家。”王国良回忆说,因为父亲去世早,他1966年就接班在中山公园工作了。“那时动物园是中山公园的一部分,动物园就在现在办菊展的位置,占地面积不大,动物品种也不多。”
刚开始,王国良被分到中山公园动物园组,负责饲养动物。近10年的时间里,动物园慢慢建成了跑马场、鸣禽馆、爬行馆、百鸟笼、猿猴馆、狮虎山、猴山、孔雀园等十多个动物舍馆,引进的动物有黑猩猩、长臂猿、狒狒等,种类达到近百种。“1989年,动物园自立门户,正式和中山公园‘分家’,开始单独收取门票。”
王国良笑着说,特别怀念和动物打交道的那段日子,最喜欢的是一只金丝猴。金丝猴每天吃一个鸡蛋,王国良习惯把鸡蛋放在上衣口袋里。时间长了,一见王国良,金丝猴就一只手搭在王国良的肩上,一只手掏出鸡蛋来吃。“金丝猴很孩子气,那种感觉特亲切!”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青岛人外出休闲,要么去栈桥,要么去中山公园,几家亲戚或者朋友一块儿出去照相,首选当属中山公园。”在王国良的记忆中,每年四五月份樱花盛开的时候,是中山公园里人最多的时候。“樱花路上真是人山人海,一不小心就能踩到别人的脚。”大家在樱花树下留影,排队照相的地方,指定是花开得最好的地方。”王国良说,在樱花路紧邻的喷水池和正门之间,经常摆上老虎、狮子的模型,供游人照相。
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5月的最初几天,因为到中山公园的游客太多,公园不得不请保安、民警在入口处维持秩序,检票人员站在板凳上,请游客将票举过头顶检票。高峰期时,不得不等公园里出来一拨游客后,下一拨游客才能进。
“到公园里玩的除了市区里的人,还有不少是周边郊区的。”大家累了后,就拿出随身携带的铺布和干粮,边吃边聊。王国良到现在都记得,那时公园里有卖水的摊位,刚开始卖白开水,一分钱一大碗;后来卖高粱水,就是在烧水的时候放些炒熟的高粱,喝起来有股粮食的香味,不过价钱也涨了,2分钱一大碗;再后来,换成了橘子味的水,从用碗喝慢慢改用瓶子喝,但瓶子不准带走,要站在那里喝完了才能走,5分钱一瓶。大约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各种瓶装饮料的出现,卖水的摊位渐渐消失……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山公园引进了旋转木马,旋转木马据说是咱岛城的第一个机械游乐设施,这还了得,人人都想来玩。”王国良说,从那以后,小孩子进了公园就直奔这里,买票排队,有时到了下班时间还有人排队,要是到了是周末,要排至少半个小时的队才能玩上。
“到了1994年,中山公园从上海引进了青岛的第一座摩天轮,安装在公园的西侧,这个高20米的庞然大物一下吸引住了市民的目光。每到周末,摩天轮下就挤满人,大概要排一个半小时的队才能轮上一次。”王国良表示,经常有人找到自己和同事,想不排队“走后门”玩一下。
1994年,中山公园还建成了1100米长的观光索道,有双人吊椅110个,分为中山公园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园两条线路,整个行程约需30分钟,游客可以在空中观赏公园景色。
1995年,中山公园引进荷兰郁金香,5月,樱花和郁金香一起怒放,把公园装扮得姹紫嫣红。
春有樱花、郁金香,夏天最热闹的当属灯会,从最初的自己制作花灯,到后来从成都、自贡、南京等地引进宫灯、纱灯、船灯,从1979年开始的灯会,让中山公园拥有了更多的忠实“粉丝”。
到了秋天,则是菊花大放异彩的时候。“其实菊展最早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我几岁的时候就见公园的师傅把精心培育的菊花摆出来,供游客观赏。”据王国良回忆,1977年举办了第一届菊展,此后每年一次,不断有单位和企业加入了参展队伍。 “中山公园‘得宠’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王国良说,随着市级机关东迁,很快又有了五四广场、音乐广场、海趣园等新景点,中山公园不再是大家出游的唯一选择。1996年,为了吸引游客,中山公园又引进了旋转咖啡杯、太空船等游乐设施,虽然每到周末也有不少人,但没有出现旋转木马的“轰动效应”。
王国良分析说,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山公园的客流量明显不如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那么多,新景点的出现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那时交通条件改善了,大家到石老人呀、崂山呀什么的,都比以前方便得多了,市民开始喜欢到这些地方逛逛。
“进入2000年,中山公园的游客明显少了。”王国良感慨道。那段时期,公园对部分泥沙路进行了硬化;电线杆子改成了地线;原先的高音喇叭也换成了草坪喇叭;公园还引进了新的花卉品种……但是,来公园的人还是越来越少了……
根据媒体之前的报道,2005年的五一假期最后几天,中山公园的日客流量只有1万人左右,而2000年前怎么也不会少于10万人。中山公园曾经的火爆场面,难道要成为记忆? 2008年4月12日,对于青岛市民和外地游客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中山公园也和鲁迅公园、百花苑一样,加入了免费开放的行列。
“4月12日那天,整个公园里全是人,还有不少人往中山公园赶,公园门前堵得一塌糊涂。大客车、私家车,公园附近到处停满了车,据说有的市民甚至把车停到了八大关景区里。”说到这里,王国良的语气有些激动,他和同事虽然也料到人会多,但没料到人会多到这种程度!第一天,客流量10多万人次;第二天,客流量24万人次……免费开放的头几天里,公园里的客流量都保持在10万人次左右。传媒曾受中山公园之托,发布新闻提醒市民错开人流高峰期游园。
“在开放之前,我们特地给中山公园做了一次‘美容’。”王国良表示,他们翻新了樱花路和雪松路,补植了草坪,还进行了拆墙透绿,沉寂了几年的中山公园,再次喧嚣起来。
2009年4月,投资6000多万元的全新的中山公园游乐场将和大家见面,很多国际一流的游乐设施,都能在这里找到。相信,经过百年洗礼的中山公园,人气会越来越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