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不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门怎么办

2020-04-28 社会 777阅读
农村干部本应是农村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是农村致富带富领头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及开放程度,一方面农村文化程度高的大多进入其他领域就业或创业,尽管政府想尽各种方法鼓励支持有志人士回乡创业,但传统农业的发展实难为能力强的农村青年提供更大的舞台;另一方面尽管各地政府一再提高村干部待遇,但与开放发达地区的务工收入相比,报酬还是相对偏低。因此,留在家里任村干部的往往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致富带富能力不高等状态,处于“出门想致富难、在家搞生产不愿”的两难境地,这些直接导致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广大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找准破除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差的关键环节。
一是整体提高队伍素质。要选好、用好、育好村干部队伍,将那些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人才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和队伍形象。同时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从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年龄结构和致富带富能力方面把好关,为整体提高党员队伍能力和活力构建良好环境。
二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村干部报酬。报酬局限往往是导致干部积极性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村级组织机构庞大,村财力不堪负担,各地财政往往只拨付村级“四职”人员的报酬,其他职务干部无报酬保障致使工作积极性相当局限。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很有必要。
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内地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弱化,村党支部处于想办事又无钱办事、办了事又无力额外支付干部报酬的境地,村党支部地位和威信明显下降。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树立村级组织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群众威信。
四是提高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意识。公益事业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导致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实惠,对村级组织和干部难免产生看法,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就会下降,工作难度势必就会增加。要通过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提高村民信任和增进村民感情。
五是推进考核奖惩科学化进度。逗硬干部的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使干部才华有舞台、想法有讲台。要打破干好干坏无区别、区别不大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成绩明显、群众反响好的干部,探索完善政治上、经济上的双重保障激励机制;加大对不作为和乱作为村干部的查处机制,让百姓从根本上信服和依靠党组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