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与“里子”
部分官兵在入伍时就存在主观上不情愿,被动参军的情况。个别战士入伍前是社会闲散人员,为了父母脸上有光而穿上军装;部分战士入伍前家里有企业工厂,或复员后想自主创业,为了免税等相应的优惠政策而参军。部分士官为了在部队学习驾驶、烹饪、通信等相关技术,找关系转技术士官继续留任。因《国防生协议书》、《生长学员安置办法》等硬性规定,一些国防生、军校生干部被迫留在艰苦地区服役。兵源成分复杂,入伍动机多,造成艰苦地区基层官兵扎根军营的根基不牢。
“早晚都是走,不如早走”
一、参军成本过高,付出太多。一些官兵认为自己每天的精力都花费在打扫卫生、出公差、干杂活、叠被子上面,部队所教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真正想学的东西没多少,能力水平无太大提高。自己终归要回归社会,早晚都是走,“此处非吾乡,不如归去”。越是军地通用、军民融合的技术兵种,这种倾向越明显。
二、经济水平提高,回家生活更好。家庭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使“朝为田舍郎”“当兵为吃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新兵小吴卫校毕业后入伍,做生意的父母出于免税优惠政策的考虑,让其坚持服满两年义务兵役回家接手生意。士官小刘是连队司机,父母有长途运输车队,开旅馆的女朋友盼其干满下士就复员回家结婚。
三、选择多元,人生价值部队无法满足。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官,都面临何处择偶、赡养父母、二次择业等问题。自己为部队奉献多年,扎根基层艰苦地区,不希望操劳半生的父母和愧欠关心的妻子儿女日后在驻地安家,事业平台与人生格局受限,影响进一步发展。
四、管理思维僵化,指导方式滞后。某机动分队转士官仅7人,其中5人是技术类士官,指挥类士官只有2人。在实战化要求的大前提下,个别单位发展规划跑偏,把实战化要求等同于片面加大体能训练强度,忽视经常性政治工作、日常基础性建设、组织指挥配合保障等多方面协同发展。两年义务兵服役期内,腰脱、半月板损伤、静脉曲张、滑膜炎、膝盖积液等病症成为全连官兵的家常便饭。在体能素质是唯一标准的前提下,一身伤痛的老士官在连队的地位不如上等兵,冷暖对比,战士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不愿转士官。与素质提干生长学员相比,大学生干部普遍被边缘化,得不到领导认可,不利于树立威信,只能管理老弱病残集中安置的三、四排。久而久之,人心浮动,整个连队士气不高。
五、停留表面政绩,自认为高枕无忧。部队级领导对存在问题认识不够,了解不多,掌握不透,人员思想不稳定。以保姆式的指导方式,超载式的工作任务,应急式的帮带培训,零散式的抓建机制,对部队统得太死,抓得过细。
“越走越压,越压越走”
紧张的氛围中,稍有能力的基层官兵都想方设法调离,哪怕耽误提职也要走。部队管理层则选择严防布控,对待下级的态度、官兵应有的福利、伙食后勤保障、按规定探亲休假等诸多方面更加苛刻,导致人心思变,更想离开。剩下的官兵“劣币驱逐良币”,部队整体素质下降,越下降管理越僵化死板,反而从政策制定者角度印证了管理方式的“正确”。由此,整个部队作风带坏,陷入死结。
“看透了”与“看得开”
解决上述症结,从管理者角度来看:
一、树立官兵本位思想。首先,要真正落实基层官兵应有的福利待遇,转变原有的政绩观,真正以基层官兵为本,为基层官兵服务。其次,改变学徒式教育思维,把训诫听话的奴才转变成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学会尊重人。义务教育的普及化,独生子女比例的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了原有的兵源基础,作为指导实践的思想认识也必须按规律转变。第三,“拴心留人”不是“拴婚留人”。不能把是否与本地人在驻地结婚定居,作为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安心本职工作,能否被提升的标准。
二、转变灌输教育方式。加强对基层官兵的教育,就要转变原有的宣传方式为传播方式,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教育,做到对症下药。现阶段的树立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仍停留在充斥“为了单位利益,完全愧对家人”的内容,正中“抛妻舍子是制度的悲哀”等非主流思想的下怀。听众要么觉得过于煽情,降低可信度,要么害怕自己也会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动摇扎根艰苦地区的决心。
从官兵自身角度看:
要辨清“看透了”与“看得开”的区别。个别官兵,尤其是干部(因为服役期比士兵长),看到艰苦地区部队基层现状,自认为升迁无望,人生已成定局,再无发展前景。在熟悉与掌握基层规律后,便觉得自己看透了一切,对生活悲观失望。抱有“混日子”思想,靠到复员转业为止。殊不知“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得开才能走得远。只有努力工作,把握机会,才有出头之日。理想可以雪藏,但绝不能放弃,在蛰伏中等待雪融日出。
摒弃讳言症结。个别官兵对基层问题视而不见,“等”“靠”思想严重,有深藏不露者,有得过且过者,有人云亦云者,有欲说还休者,有患得患失者,有慎之又慎者。自身不作为就是对个人发展和部队长远建设的不负责。“枪打出头鸟”“搭便车”等所谓“老到”的明哲保身思想实际上是放纵与自私的表现。
部队是个大熔炉。所谓熔炉,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炽热的温度,二是要有产生温度的能源。所谓温度,指能够改造人、影响人的氛围;所谓能源,指对优良传统的弘扬和战斗精神的培塑。熔炉的作用,在于激发部队强大的内生动力,什么样的人进去都能百炼成钢。一支部队是否优秀,在于其是否具有熔炉效应;一名干部是否优秀,在于其是否具有熔炉意识和创造熔炉效应的能力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