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020-05-28 时事 99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它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它是一种国家制度、一个社会发展模式赖以立足和演进的价值导向,它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从而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价值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灵魂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定和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