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池塘里的草鱼都死了?

2020-09-27 健康养生 472阅读

池塘里的草鱼发病原因:

1、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

2、并发症: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包括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患此病的鱼,发病症状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三种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成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

3、综合症:草鱼肝胆综合症是草鱼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初期,池中病鱼漂游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目测体表无明显症状,仅有少部分鱼的眼球及眼眶发红,鳃丝肿胀,镜检无寄生虫;解剖发现,肠道无食,肝脏肿胀,呈白色、绿色或黄色,这均是肝胆综合症的症状,严重的肝脏呈糜散状与肠黏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有时肿大变黑,有时胆囊变无,腹水严重。发病一段时间后,死鱼数量激增;该病发生原因较复杂,投喂变质饲料,饲料中脂肪含量超标或长期投喂含喹乙醇饲料,养鱼水体受铜、氨等物质污染都会引发肝病。

4、出血病: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

5、细菌性烂鳃病: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于4-10 月份,鱼种至成鱼均可感染。该病常与赤皮病、肠炎病并发,俗称“老三病”。

6、赤皮病: 流行情况:该病是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鱼类一种常见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流行水温20-28℃,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7、细菌性肠炎病:流行情况:该病可危害多种淡水鱼类,流行水温18-30℃,常与赤皮病、烂鳃病并发。

8、竖鳞病: 流行情况:竖鳞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流行水温17-22℃。

9、打印病: 流行情况:该病是由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腐烂、溃疡为主的细菌性皮肤性疾病。该病原体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只有当鱼体有损伤时,才会感染发病。以夏秋季节常见。

10、疖疮病: 流行情况:疖疮病是由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淡水鱼常见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鲢、鳙等鱼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11、白头白嘴病:流行情况:该病是由粘细菌引起的疾病,可感染多种鱼类,尤其对草鱼夏花危害最大,发病率、死亡率高。本病主要在夏季流行。

12、细菌性败血症: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最长,危害鱼类种类最多,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