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汉语根本就没有成规则的语法。
所以严格含义上说,汉语压根没有语法可言。
这个你语文老师或者汉语专业的童鞋可能了解一点,学汉语有门课叫现代汉语语法,学过之后发现自己根本不会说话,因为 书中的语法和平常汉语使用中的方式格格不入。
在平常的汉语应用中,汉语表现出模糊性、随意性、不求精确、没有固定语法甚至没有固定词序……所以老外学汉语是很难的,比如称赞某人有“古贤人之风”,那么究竟指那位贤人?
汉语没有时态、不分阴阳、不分单复数、多虚不实……
1、因为汉语不依赖严格的语法来表述,必然造成歧义、多解;
2、汉语词汇的多意、同音、多用法,造成的歧义更甚,尤其在古文中,一个句子中的词汇做何解,往往需要联系上下文确定文章主旨之后才能从多种含义中筛选出合适的解释,这造成学习汉语需要大量积累。。
3、缺乏逻辑性,汉语的表达缺乏逻辑,我这里不去探讨原因,究竟是语言造成了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还是社会环境造成了语言的逻辑缺乏。。。这导致古汉语中很多词句令人费解、被人误读,甚至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误读含义取代本意。。举个例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该如何理解困扰了中国人两千年。。再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在数据的表述上,含糊不求精确,多虚指作形容。。。举个例子梁孝王的苑囿梁园究竟有多大?“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这段话里出现了很多数字,但是没有一个数字是精确的,都是整数、虚数,而且算法都含糊不清比如“方三百里”怎么算?再比如“梁山水泊八百里”又怎么算?如果以梁山为圆心画一个直径800里的圆,那么这个面积就。。。所以汉语常用的“方圆几里”就是个虚指的含糊用法,到底画方还是画圆,这个几里到底是半径、直径、边长还是周长?永远说不清。
5、古汉语没有标点,断句全凭经验和语言环境。。。不同的断法不同的含义。。
所以你看现代汉语在要求精确表达的时候,显得非常拗口、冗长,比如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