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种军衔称谓的来历是什么?

2022-08-02 综合 105阅读

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都实行军衔制度。各个国家对军衔等级的设置,大都采用西欧式军衔体制,即从低至高以兵、军士、尉官、校官、将官、元帅为次序分等设级的军衔体制。

列兵:最早出现在15世纪的意大利,指拿津贴服役的雇佣兵。

上等兵:来自德语,意为被免除某些列兵勤务的人,一般授予优秀的士兵。

军士:意为服役者,最早出现于15世纪的法国,分上士、中士和下士。

准尉:来自南斯拉夫语,一般授予从最勇敢的士兵中挑选出来担任旗手的军人。

中尉:最早出现于15世纪的法国,指担任副队长的军官,后来又分上尉、少尉。

少校:意为军官中年长者,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西班牙,通常授予担任营长的军人。

上校: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俄国,意为担任团长的军官。

将军:来自拉丁语,意为军中的主管,后被许多国家分为少将、中将、上将和大将。

元帅:是法语词汇,最早用于主管国王马厩的宫廷官员。16世纪,法国作为最高军衔授予最高指挥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