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有效170

2022-08-14 教育 41阅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说明文的教学是呆板乏味的,既没有生动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因此说明文课堂教学总是死气沉沉,教学多是教者筋疲力尽,学者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 讲究导入艺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导入这一环节,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甚至能激发起学生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在教学《奇妙的克隆》这篇说明文时采用了以下导语:《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变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这样的导语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很想了解孙悟空的这一绝活,很想了解克隆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于是兴致勃勃的阅读了课文,并且自己能在阅读中概括出了克隆的含义。有了好的开头,在下面的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也非常热烈,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讲究讲授艺术,引导学生获取课文主要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讲授语言会使学生对说明文产生排斥的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讲授艺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我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各组内有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分组设计导游词,担当导游。同时强调导游词中必须把故宫的主要建筑物(其中又以三大殿、后三宫为介绍的重点)的各自不同的特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以说明。在描述中,学生既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章的顺序,还体会到了故宫之所以如此的雄伟壮丽,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又跟历代人民的辛勤修缮是分不开的,从而真正体会到了本文教学的人文内涵,收获更多的知识。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如承上启下的句子)来筛选文章信息,让学生认识到其实学好说明文也并非难事,只要细心品读,学会技巧,一样可以轻松学好。
三, 通过比较阅读,感受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初中教材的说明文大多是优美的科学小品文,如《桥之美》《说屏》。这类文章在让学生感知文本内容、把握好文章的主要信息后,更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生动优美。我认为比较阅读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例如,《看云识天气》中,我设计了三组句子进行比较阅读:
1, 卷云姿态万千,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绫纱。/卷云姿态万千,轻轻地漂浮 2,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天上的姿态万千,形态各异。 3, 天空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天空的薄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通过品读,学生感受到第一组和第二组句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卷云的轻、薄和形态各异的特点,使读者如见其形,饶有趣味。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既
感受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又很感性地理解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三组句子中的“往往”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它表示的是一般情况下,而并非绝对。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由此,学生也认识到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实事求是,要符合事物的原貌。
四,设计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初中教材的科普小品文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科学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如《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奇妙的克隆》等。在教学这些文章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说明文的兴趣,而这一目标可以通过设计语文活动来完成。在教《奇妙的克隆》这篇文章时,我开展了关于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的辩论活动,在辩论中,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认识到科技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也会给人类带来凶兆,从而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科技这把双刃剑。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了语文素养教育。
总之,说明文教学的有效性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求,我们的说明文教学一定会更生动有效!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