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2020-09-19 财经 143阅读
目前,“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中国各地快速发展,各地政府都将其视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予以积极的关注与支持。但是,对于“创意产业”或“创意经济”中最核心的“创意”与“设计”关系,并没有真正从认识上解决,这导致各地在发展“创意产业”时在政策导向上出现各种分歧。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将“创意产业”定义为: “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美国密苏里州经济研究与信息中心的定义为:“创新产业是指雇佣大量艺术、传媒、体育从业人员的产业”,这些工作属于“艺术、设计、体育和传媒行业”类。而对于具有悠久设计产业传统的英国设计界来说,“创意产业”更是“设计产业”的提升与发展。
以上定义表明,所谓“创意经济”是以个人的创新与产业化形式和经济上的“价值链”三者的结合。而“设计”创新正是将这三种力量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最强有力动力。因此香港设计中心主席、著名设计师刘小康曾经明确指出,香港的创意产业以设计为龙头,旨在将“设计”的创造力引申到传播、演艺、建筑、时尚等更为广泛的行业,提升整个香港经济与文化的原创活力。由此可见,创意经济中的“设计”行业,是整个创意经济带的灵魂与基轴,通过设计的拉动整合传统的制造业或服务业,形成新的更具创造活力和更具感性魅力的新产业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达到整个经济与文化的更新与经济产品中人性化品质的提升。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重视和加强“设计”对整个创意产业的拉动作用,更是十分关键。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与企业都比较习惯于从“资源消耗”、“技术加工”到直接接上“市场竞争”的发展思路,但是对于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技术如何与人性的审美需要结合、市场竞争中如何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都比较生疏和漠视,而设计恰恰是从这些方面结合人的需要而有效地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今天,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如何能在环境恶化、资源困乏、资金短缺、市场冷落的条件下走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设计”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在关注着中国设计,并愿意到中国来讨论设计问题,正反映了这种国际性的关注与世界需要。
创意产业的中国崛起,必定是一场举世瞩目的重大经济变革,而对于北京的设计产业与经济而言,同样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关乎经济繁荣与首都建设走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如何通过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储备和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端创新人才,形成首都创新设计人才高地,则是挑战中的挑战。这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程,因为它不仅意味着制度的创新,更意味着观念的革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