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由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成,下设通信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数字媒体技术系、网络工程系、应用数学系、统计学系、光电学系、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信息安全系、工程基础部、实验中心等共13个系级教学机构。
理工学部的历史可追溯到1954年3月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开办,这是广播电视工科教育的起源。从1954年至今,我校的理工科教育已经走过了六十个春秋。
理工学部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257人,专任教师17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引进院士1名,培养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
理工学部的学科领域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5个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计算技术、新媒体、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12个二级学科,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理工学部办学层次完整,学科建设成果丰硕,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5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含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工程硕士授权点。
理工学部现招收理学、工学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12个本科专业学生,包括通信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涵盖电子信息、自动化、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共计5个二级学科门类。
目前理工学部在校生规模达2700余人(本科生21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
理工学部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400余篇,出版编著6部、教材21部。先后获省部级科研奖15项、校级科研奖17项。学部在多媒体广播、数字调频同步广播、宽带互动电视、高性能计算、动声系统、大功率无源器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具有可观的推广应用价值。
理工学部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实验设施,目前,理工学部拥有11个研究所和 30余个实验室。
理工学部拥有丰富的办学社会资源。社会各界对学部的办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大力的资助。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国际精华株式会社、中广电设计院、捷成科技、飞卡科技、BIRTV和北京中天广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一些杰出校友在学部分别建立了实验室或设立了奖学金。现有校外实习基地70余家,为学部改善办学条件和促进优良学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理工学部将站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起点,发扬“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理工科精神,以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依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传媒信息技术为特色,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部将进一步整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水平,力争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传媒技术类高水平的专业学部,更好地服务于传媒科技领域与社会经济发展。
理工学部2016年将有13个本科专业(方向)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其中,信息工程学院有七个专业(方向),分别为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方向)、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理学院有三个专业,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计算机学院有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应用方向)、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方向)。
通信工程普通类本科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面向通信工程和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信息传输技术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专业,本专业的众多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专业技术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了业内的好评。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通信工程及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从事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本专业下设三个专业方向:卫星广播与微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
主干课程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有线电视技术、光纤通信、微波技术、卫星电视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等
广播电视工程普通类本科专业+自主招生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以数字视音频技术为基础,以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网络制播技术和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特色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面向广播电视、现代传媒和多媒体通信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数字电视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和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广播电视和现代传媒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与集成、产品开发应用、节目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下设三个专业方向:数字电视工程方向、数字视音频处理方向、数字节目制作技术方向。
主干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视原理、数字视频处理、数字电视技术、数据压缩原理与应用、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网络制播技术、视频测量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数字视频处理系统设计、音频工程等
电子信息工程普通类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内的优势与主干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本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老牌特色专业,在学校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与广播电视行业联系密切、服务于传媒综合信息化的独有特色和内涵,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同专业先进水平。
本专业面向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发送技术等领域,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广播电视技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行业及其他行业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特别提倡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并举的办学方针,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竞赛奖励。
本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信息处理、智能终端设计方向。
主干课程
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DSP及应用、计算机接口与通信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地面数字广播技术、射频与微波电路等。
自动化(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学科。我校自动化专业始终坚持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和文化科技领域,紧密结合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与工程实践,以广播电视自动监控技术和舞台装备的自动控制技术为核心,在国内同专业中形成独有的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控制理论、自动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也能够从事科技开发与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原理及拖动基础、智能控制技术、现代电视技术、广播电视自动监控技术、舞台机械控制技术、舞台灯光技术、舞台灯光设计、舞台声频技术等。
数字媒体技术普通类本科专业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不仅成为各国十分重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作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图像视频处理、网络信息处理与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体处理、媒体服务手段,并结合我校的传媒特色,侧重于智能媒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方向的能力与素质培养。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视音频处理、媒体网络与系统、新媒体与信息处理、媒体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智能媒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等领域中从事多媒体技术开发、研究、设计、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智能媒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
主干课程
现代电视技术、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媒体内容安全技术、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多媒体原理与应用、信息论与编码原理、多媒体系统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互动业务系统设计、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数字语音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媒体资产与业务管理技术、模式识别等。
网络工程普通类本科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是根据广播电视系统对网络建设与管理以及物联网技术发展需要,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建立的专业。该专业注重网络基础理论和网络应用技术的教学,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面向广播电视网络、物联网工程技术等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信息网络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网络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工程等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方向、物联网技术方向。
主干课程
通信原理、电视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宽带网络技术、有线电视技术、单片机原理、光纤通信、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网络电视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视频监控网络、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随着射频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无线方式开展多媒体广播业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传播方式。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是中国传媒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下设的一个方向,起源于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
该方向主要面向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培养既有通信工程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多媒体广播技术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相关技术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方向注重数理基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方向也开设了较多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较快适应无线多媒体广播的相关技术工作。
主干课程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光纤通信、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广播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普通类本科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备电子信息、信息光学、光电子学,及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光信息处理、光电检测、光电传感技术和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本科生经过四年学习和专业训练可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基础和较好的外语能力;掌握电子信息、信息光学、光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光学和光信息技术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的能力。
主干课程
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光学原理、激光原理、光电子学、通信原理、光通信技术、信息检测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等。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毕业前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年平均就业率为98%(包括就业、出国和考取研究生等)。其中考研平均录取率为25%,考生分别被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科院、以及欧美等高校录取。录取专业为物理电子学、光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27名毕业生中,11名被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录取,录取率达40.7%,名列全校第一。
就业去向包括通信、广播电视、航空航天、信息产业、高校、科研机构、部队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系统设计、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和教学等工作;或到航空、航天、邮电、通信、兵器、医疗等光电信息设备研究制造的企业,从事相关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和销售等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普通类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初步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文化传媒领域密切相关的图像图形处理及动画制作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在科技、教育、政府、文化传媒、信息产业等行业及部门从事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应用等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应用泛函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图像处理中的数学方法、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学。
实践环节包括数据处理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
信息产业、教育、科研机构从事信息处理工作;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
传媒行业从事数据管理和图像图形处理工作;
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从事软件开发和维护等工作;
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管理、计算和维护等工作;
游戏设计、动画制作等公司从事图像图形处理工作;
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数字传媒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大数据方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从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研发、数据可视化等工作。
本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师资水平高,在大数据方向的研究已有多年积累,与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云计算/云存储联合实验室,为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共建大数据处理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国内一流的大数据公司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大数据相关项目,并为学生提供大数据实训、实习环境。并与美国最大的大数据研究中心――阿贡实验室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为大数据实践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生完成本专业一、二年级主干课程学习后,可申请参加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 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的本科生联合培养“2+2课程”项目,到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2年,毕业时可获曼彻斯特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我校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大约20%的大二学生可获选派。对于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学院可保送到挪威奥斯陆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攻读硕士学位。
主干课程
大数据技术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分析、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机器学习、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技术概论、搜索引擎技术及应用、社交网络分析、高级数据库系统、商务智能、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云计算技术、计算广告学、媒体信息安全等课程,以及大数据方向系列实验,并完成程序设计、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综合应用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央及地方各大广播/电视台,各大银行、电信、电力、交通等企事业单位,政府、信息产业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研发、大数据的海量存储、数据可视化等相关工作。
信息安全普通类本科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结合信息安全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结合广电、传媒行业特色和需求,培养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数字传媒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完成本专业一、二年级主干课程学习后,可申请参加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的本科生联合培养“2+2课程”项目,到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2年,毕业时可获曼彻斯特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我校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大约20%的大二学生可获选派。对于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学院可保送到挪威奥斯陆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将主要服务于信息产业、广播电视、新媒体以及其他国民经济建设与管理部门,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数字内容安全,逆向工程,软件项目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网络传播与隐私保护,移动互联网安全,软件与系统安全,数字媒体安全应用与实践,信息系统容灾技术等。
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本专业方向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机、广播电视、数字传媒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同时具备移动互联网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维护能力,移动互联网设备应用研发能力,新媒体及其他行业的媒体移动终端数据分析、界面设计、开发和集成能力,适应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能在科研部门、广播电视、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移动互联网开发、移动互联网系统应用、移动媒体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师资水平高,在移动互联网方向的研究已有多年积累,与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云计算/云存储联合实验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此外,学生完成本专业一、二年级主干课程学习后,可申请参加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的本科生联合培养“2+2课程”项目,到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2年,毕业时可获曼彻斯特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我校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大约20%的大二学生可获选派。对于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学院可保送到挪威奥斯陆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攻读硕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央及地方各大广播/电视台,各大银行、电信、电力、交通等企事业单位,政府、信息产业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移动互联网WAP平台搭建、移动应用软件、游戏软件开发、移动Web应用和移动搜索引擎系统研发等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互联网思维、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和CMM、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前端技术、移动平台程序开发、移动媒体技术、基于引擎的游戏开发和Web服务端技术等课程,以及Objective-C开发实践、UI设计实践、Android开发实践、IOS开发实践、移动操作系统实践和移动平台综合开发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