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问题及解答: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020-06-14 教育 112阅读
何谓优秀教师,可能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我觉得一名优秀教师至少要达到以下几个素质:
我想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作为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教师教学,连课堂教学都不是一流,何谈优秀?而我们通过选举出的优秀教师,大多数达不到这一条件。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吸取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臻完善。至于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才不会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
第二,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是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沔尊这样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看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无论是前苏联苏霍姆琳斯基,还是我国近代的陶行知,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她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的对待没一名学生,她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是热爱书籍,酷爱读书的教师。
朱永新教授这样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苏霍姆琳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倡老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朱永新教授也这样说:读书,是我关于教育的最好的注释。我认为,一个人进学校不一定就是接受教育,只有他真正读书了,那才是意味着他在接受教育了。读书、反思、分享是青年教师成长最为优秀的方法和途径。只有教师自己有读书的兴趣,才会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爱好。
第四,教育科学研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
这里的教育科学研究不是指那些追求名利的所谓课题研究,而是向苏霍姆琳斯基等提出的,分析自己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宏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式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苏霍姆琳斯基)。朱永新教授这样对教育科研这样描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第一线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于他们来说,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一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时时进行反思,,进行记录,在反思,在记录中成长。
第五,一名优秀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
陶行知老先生曾提出过《每天四问》,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提出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做到“每天四问”,即:
我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可以见到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为人师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发现自己,才能够不断地追求成功。
我想至少具备了以上几个条件,才能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必备素质浅议摘要:青年教师肩负着培育国家人才的远期重任,任重而道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因此,笔者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作以浅谈。
当今社会,教师队伍已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对青年教师而言,最大程度地获取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学校的认可和信任,不仅是他人对自己认同的表现,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为了更好地让青年教师成长,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培青”工程。但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情况既复杂又多变,这就要求他们要兼备多种素质。
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不仅指青年教师所具备的学历和文化程度,更多地体现在教学水平上。教师的活动舞台在讲台上,能够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当前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之一。青年教师工作热情、积极,能够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在很多方面都和学生有着共性,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但在涉及教学内容和效果的时候,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度往往不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大多数人寻求高分的心理因素之外,还有青年教师本身的原因。有些青年教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生动有趣,但学生就是听不明白也无法理解这和课本内容有什么关系,落实教学效果的时候情况更糟糕。其中原因就在于青年教师缺乏对教学技巧的研究,没有找到传输知识的有效途径。而这又和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青年教师要在充分调查学生水平的基础之上,多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多研究教学中的知识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要具备良好的协调管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前提是维持好课堂秩序。现在的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课堂上随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手机响、打哈欠、讲小话、照镜子等,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屡见不鲜的现象。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烦恼,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都可以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而在现实中,很多青年教师有一种误解,认为管理是班主任的事情,科任老师上好课就行,在课堂上出现问题其自身却不想管或者管不了。所以,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不是及时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马上向班主任投诉,让他们来解决,殊不知这样也只能解决个别问题。因为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会越来越淡化,甚至毫无威信可言。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会越来越棘手。因此,青年教师不仅要敢于维护课堂秩序,还要掌握更多的管理技巧。
有些青年教师或许会认为现在的学生们只不过是一群追星族,其实,他们对身边的人和物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的举手投足,在不经意间已在他们的心中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象。一位敢于面对问题,并具备很好地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师,不仅会获得学生的尊重,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们心中的偶像。
第三,要具备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绝不是单方面的简单的行为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还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教师的关系,教师和领导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家长间的关系,等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会有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让工作进行得更顺利,而且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青年教师首先就要学会主动和他人进行沟通。好的教学设想需要领导、同事的支持,还需要学生的理解。同事间出现意见分歧、师生间出现误会的时候,也需要调解交流和沟通。而在现实中,有部分青年教师过于突出强调自己的个性,而忽视了和他人的协调。当师生间出现误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应该先给老师道歉;当同事间出现摩擦时,不去主动寻求解决之道,总是要等对方来和自己和解。其实,表达歉意不仅对尊严和个性丝毫无损,反而会给他人留下心胸开阔、好相处等好的印象。当然,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一门学问,是青年教师长时间的必修课。
第四,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突发事件。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和经验。如教学楼拥挤时,有学生因为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又如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时,有些学生不小心将一些装有腐蚀性药品的试管或者广口瓶打破等等。一旦出现这些事情,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很可能会造成更大更多的事故。青年教师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不够丰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首先在心理上已经产生恐慌,哪还有心思去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所以,青年教师在平时应该多学习一些日常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多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才能够保持冷静,及时并正确地处理好事情。
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就是成就学校的明天。因此,在新形势下,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也应抓住这样的一些机会,多多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方能成就自己,方能无愧于时代。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