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供求关系分析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

2022-08-09 教育 158阅读
这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早期理论中的一个典型问题。
在供给理论中,供给函数 S=AX+C 与供给量的关系即:Q=F(S),因此可以在图示中看到供给曲线的移动。
但是,学员们往往忽视了变量S是有条件的,它只是一个区间函数。再说,供给理论自身也是有限制条件的,当出现极端情况时,该理论将失效,是有较大局限性的理论。

一楼指出了学生不要只学到问题的表面,而要深入实际。不能只有认识,更要有方法、有对策。
二楼又回到了小学生时代,书上印的都是圣经,老师说的话都是真理。真令人担心啊! 三大铁矿巨头形成了铁矿石的垄断市场他们挣钱有理,我国的钢铁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应该呀,书上就是这样讲的。

狼要吃小羊一定有理,因为小羊把河水弄脏了。后生们如果连这种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还怎么学经济?
中国现代科学各学科中最短的短板在那里?也许是经济学吧?既然这样,那就干脆摸着石头过河算了。于是才有了希望、有了高速发展。
这几年我们吃了多少亏,别有用心的人搞出一点小计谋,成千上万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就被他们毫不费力的拿走了。不光是铁矿石,航空燃油、海运指数、金融衍生品等等,我们看到了老师一次次坑学生。凡是有良心的人怎能不痛心、不气愤!经济领域也是个战场,这样的事例还少吗?我不愿去想甲午海上的炮声,也不愿再看到卢沟桥的血迹。。。

经济学的早期理论还是要学的。就像楼梯要一阶一阶往上登一样。要不断往上攀登,不能老是停留在低级阶段。这种低级阶段的理论不能解释垄断,也不能解释“吉芬现象”。
不是理论有问题,是学理论的人头脑要灵活,不能学成书呆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