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教学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就集体舞的要素来看,集体舞主要包括音乐、动作和队形三大要素。因此,在为幼儿选择集体舞活动的材料时,要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
音乐是否被幼儿接受和喜爱是幼儿集体舞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因为人的生命运动本身是有规则、有秩序、有节奏的。因此,节奏清晰、旋律优美、结构工整的音乐,能激发幼儿进行集体舞活动的欲望,教师在选择集体舞音乐时要考虑节奏鲜明,结构简单的曲子,速度以中速为主,最好有明显的前奏、间奏和尾奏,便于留足时间让幼儿考虑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利用前奏、尾奏交换舞伴,变换队形等。特别是初学时可选择一些幼儿较熟悉和喜爱的儿童歌曲、中外名曲,因为幼儿已感受过它们音乐的风格、旋律和节奏,学习时合拍、踩准舞步对幼儿来讲就容易多了。如《青春舞曲》,是四四拍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其鼓点节奏清晰,速度适中,很适合幼儿跳集体舞。
2.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
动作是集体舞教学中的另一个要素。教师在编排时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动作应该是简单、重复的,一个集体舞中选择一两个基本动作,每个动作至少重复进行一个八拍以上为宜,这样可以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如《青春舞曲》,舞步以垫步为主,手的动作以手腕转动为主,只是在手腕转动的不同方位进行变化,动作简单幼儿易接受,而且多次重复,幼儿很快就掌握了。
3.编排循序变换的队形
集体舞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整齐而有秩序的舞蹈队形,而队形变换是集体舞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变化集体舞队形可以激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同时也增加了幼儿跳舞的热情,但不宜过于频繁地变化队形。例如,学习圆圈舞蹈队形时,教师可先进行“单圈”舞蹈的教学,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双圈”舞蹈的教学。“双圈”舞蹈也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一开始可以是内外圈向同方向平行行进,接着可以是内圈和外圈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平行行进,再接着可以是内外圈向同方向交叉行进,最后可以是内圈和外圈各自向相反的方向交叉行进。
集体舞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在幼儿园集体舞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作好各项准备之外,更要讲究教学的策略,笔者在长期的幼儿园集体舞教学实践中,不断拓展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探索和建构集体舞学习的基本常规,萌发幼儿学习集体舞的兴趣,提高了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策略:
1.巧用游戏法
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可以巧妙地借用游戏这种幼儿喜爱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以游戏为活动的组织形式幼儿易接受又喜欢,它不但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乐趣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幼儿置身于故事化的情境中,还可以赋予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从而使教学目标这一外部要求内化为幼儿行动的愿望和动机。例如在集体舞《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活动中,幼儿需要学会在圆圈上走“S”型路线,并连续钻进钻出数次。这样的舞蹈队形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若能根据舞蹈材料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无形,使“走队形”真正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则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为此,笔者曾设计一个“蚂蚁搬豆”的游戏情境,并为“蚂蚁找豆”的经历配一首诙谐有趣的小儿歌:小蚂蚁!钻出来,后面看一看——太瘦了!(提示幼儿从内圈钻出来,站到外圈幼儿的背后)钻出来,前面瞧一瞧——太小了!(提示幼儿再次钻进内圈,站到外圈幼儿的面前)钻出来,后面看一看一一长歪了!(提示幼儿从内圈钻出来,站到外圈幼儿的背后)绕一圈,好好瞧一瞧——找到了!(提示幼儿围绕舞伴转一圈)在儿歌的帮助下幼儿很容易按规定路线正确行走,并迅速找到自己的“小豆子”。因此,创设适合 幼儿的舞蹈游戏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幼儿迅速掌握舞蹈。
集体舞《田纳西摇摆》,是一个双圈的圆圈舞,要求里外圈的幼儿互相配合、互相移位,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把这个完整的集体舞细化成三个游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借鉴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的玩法,音乐开始,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唱到句末时幼儿停住,两人对视接着玩“照镜子”游戏,重点引导幼儿两人之间的动作一模一样,并逐步加深难度,启发幼儿创编不同动作;最后我们结合“找朋友”的游戏,利用语言提示“找左边的朋友”“找右边的朋友”,“跑跑,握握手”以及结合手花道具,顺利完成交换舞伴的难点,整个活动以游戏来贯穿,用情景的创设,用幼儿喜欢的音乐形象,将音乐动作、队形整合到一起,赋予音乐直观有趣的生命力,为幼儿能更好的表现、表达作品创造了条件。
2.妙用“舞谱”法
幼儿期,由于信号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出现,幼儿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因此,在集体舞教学中可根据幼儿这一思维特点,以“舞谱”、“舞画”或者“舞图”为手段,营造师幼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在学习舞蹈动作中活用“舞画”。舞图的运用为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观察、理解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孩子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如在集体舞《邮递马车》活动中,我把“进退步”的舞步画成舞画分解图,孩子通过观察图上的动作符号做动作,便于幼儿理解和加深动作的印象。
其次,在队形变化中巧用“队形谱”。队形变化是集体舞的核心。通过队形谱,使动态的变化转化为静态的图示,让不好控制的变化转化为方向线路分明的图谱,较好地解决了幼儿学习集体舞的难题。例如集体舞《青春舞曲》,有双圈的队形变化。教学前先出示队形谱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外圈与内圈的孩子是一一对应的,内圈的孩子有箭头,而外圈则没有任何标志。幼儿观察后得知,在双圈上舞蹈,而且内圈孩子静止不动,外圈幼儿按照箭头方向行进,等到音乐结束,一号的孩子移动到二号的对面,依次前进一个位。观察理解之后,把队形变化逐渐内化,运用到自己的舞蹈中,教师只需要对个别孩子进行辅导,增强了幼儿自我观察学习的能力。运用“队形谱”这一无声的老师来提示孩子,在幼儿心中逐渐产生集体舞队形变化中的“法”的意识。让“法”来约束孩子的行动,规范孩子的动作,达到集体舞的学习要求,提高了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