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应对的核心是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从而使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力避被动,争取主动。词语“方便”、“最近”、“大约”、“前后”等即是模糊语言。比如,朋友邀你去他家作客,你自己无法确定具体时间,就可以说“大约在中秋节前后,我一定去一趟”,这样很灵活,可以在中秋节前,也可以在中秋节后。又如有的单位领导为了纠正某种不良倾向,又不至于使矛盾激化,便使用模糊语言说:“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单位的纪律状况总的看来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比较自觉,但也有极个别同志表现较差……”这里,最近、绝大多数、极个别就是模糊语言。
有一次,希特勒问占星学家:“我将在哪一天死去?”
占星学家对照图像算了一下,很有把握地说:“你将在犹太人的节日那天死去。”
“究竟:在哪一天呢?”
“噢,不管你哪一天死去,这一天都是犹太人的节日。”
模糊应对,是一种权宜之计。使用此法时,只能表面模糊,内心应十分清楚,因此,要做到心中有数。
使用模糊语言还要注意语言环境。在不该用的地方用了模糊语言,那就会影响效果。
如有一青年到某工厂找人,未经门卫同意就径直往厂里跑。门卫拦住他,问:“你找谁?”他说:“我找人!”问:“找什么人?”答:“找人就是找人!”门卫火了,说:“我就是人!你要找没名没姓的人没有!”为此,啊人吵开了。这位青年乱用模糊语言“人”,激怒了门卫,结果事没办成。
模糊应对带来以下的效果:
1.严守秘密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后,美国新闻界一个突出的话题是猜测苏联有没有原子弹以及有多少颗。当苏联外长莫沼托夫率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在下榻的宾馆门前被一群美国记者包围,有记者问莫洛托夫:“苏联有多少原子弹?”莫洛托夫用了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单词是:“足够!”“足够”这一模糊概念,既可以回避有多少颗原子弹这个在当时不便公开的秘密,又表达了苏联人民的自尊和力量。这样的回答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2.化解矛盾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在京做官时,收到一封家书。家里人告诉他,家里为争执三尺宽的屋场地基,与邻居争执不休,要求何绍基出面帮助家里打赢这场官司。何绍基看完家书,淡然一笑,提笔写了一首诗叫人送回去。诗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读诗后,就主动让出地基,与邻居又和好如初。
3.消除猜疑
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以做生日设宴为名,秘密和朝臣商议,安排曹操前去刺杀专权的董卓。第二天,曹操佩带宝刀前去丞相府,径自来到小阁,只见董卓坐在床上,吕布侍立在旁。聊了一会儿,吕布出去了,曹操看到时机已到,急忙把宝刀从腰际抽出,正待要杀,不想董卓在床上穿衣镜内看见曹操在背后动刀,急忙转身道:“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已经往回赶,快到小阁楼了。曹操急中生智,双手捧着刀跪在床前道:“我有宝刀一把,今天献与丞相,以报答您的恩德。”
董卓接过一看,只见它长约一尺有余,刀背用七种颜色的宝石嵌入做装饰,既锋利又珍贵,果然是一把世间罕见的宝刀。董卓高兴地收下,交给吕布保管,曹操便把刀鞘也解下交出,然后急匆匆告辞而去。因为他知道久留此地,必然会露出破绽,招来杀身之祸。
4.摆脱困境
模糊应对的妙用在于其答所不能答,在进退两难的窘境中得以进退自如。
南齐时,有个书法家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颇深。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长书法,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自己的书法逊于臣子。一天,萧道成提出与王僧虔比试书法。写毕,萧道成傲然问王僧虔说:“你评一评,咱俩谁第一,谁第二?”王僧虔既不愿贬低自己,又不愿得罪皇帝,略思片刻后说:“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萧道成听了这番语义不明确的模糊话,只好一笑了之。
模糊应对就是这样,它在应对刁难时,令人捉摸不透说者话语中的真正内涵。它总是给人似是而非,雾里看花的印象。同时由于模糊,使得语言具有伸缩性、变通性,当遇到在一定条件下很难解决的问题时,变不可能为可能,使不可容的问题变得相容和一致。
5.挣脱纠缠
德国作曲家翰内斯·勃拉姆斯参加一个晚会。不曾想,晚会上他遭到一群女人的包围,他边礼貌地应付,边想解脱的办法。忽然他心生一计,点燃了一支粗大的雪茄。不多久,他与那群女人便被一团团淡紫色的烟雾包围了。很快,有几个女人咳嗽起来,勃拉姆斯照样泰然地抽他的雪茄。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对勃拉姆斯说:“先生,你不该在女人面前抽烟啊!”“不,我想,有天使的地方不该没有祥云!”勃拉姆斯微笑着回答。包围他的女人们只得散开去。就这样,勃拉姆斯用模糊的语言使自己从无奈的纠缠中解脱了出来。
6.留有余地
避开实质性的问题,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做出具有弹性的回答,既无懈可击,又为以后说话办事留有余地。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在汉城举行,第二批中国奥运代表到达汉城时,记者纷纷问带队的李梦华:“中国能拿几块金牌?”“中国能超过朝鲜吗?”李梦华答道:“10月2日以后,你们肯定能知道。”记者又问:“中国的新华社曾预测能拿8至11枚金牌,你认为客观吗?”李梦华回答得很巧妙:“中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记者怎么想,就可以怎么写。”赛场风云突变,谁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李梦华的模糊回答留有余地。
7.保护隐私
一次,我国一位领导人在印度总统府举行记者招待会。会上有位女记者问他:“您已是62岁的老人,看上去气色却异常好,您如何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否经常运动,或者有特别饮食?”
这位领导回答说:“谢谢你,我是一个东方人,我是按东方人生活方式生活的。”
显然,这位领导必须回答这个记者的刁难提问,但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自己的饮食起居规律告诉对方,于是用模糊语言进行回答,保护了隐私。
8.平息争议
模糊应对,体现出急智。情急生智,往往有妙招。著名足球运动员迪戈·马拉多纳在与英格兰球队相遇时,踢进了一粒颇有争议的“问题球”。
当记者问马拉多纳,那个球是手球还是头球时,马拉多纳机敏地回答:“手球有一半是迪戈的,头球有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这个回答颇有心计,如果他直言不讳地承认是手球,那么对裁判的有效判决无疑是“恩将仇报”。但如拒不承认,又有失“世界最佳球员”的风度。而这妙不可言的“一半”与“一半”,等于既承认了球是手臂撞人的,颇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将风度,又在规则上维护了裁判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