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路上,在市场、销售和服务等前端部门转型的过程中,有什么痛点?

2021-07-01 财经 320阅读
答:一:客户信息管理。很多客户信息、线索信息都藏在销售的口袋里,销售离开后无从查证;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的客户数量多、类型复杂,管理部门希望获知每个产品的购买客户、使用客户、产品使用状态、再次购买需求等信息。
二:销售过程管理。企业缺乏一套销售管理体系,不能统一管理各个渠道从线索到订单的销售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难以控制销售的客户拜访,销售拜访计划、执行过程和成果评估缺乏闭环管理,销售费用难以控制。
三:服务管理。产品销售合同重产品、轻服务,忽略服务交付管理过程,客户体验差、货款难收回;不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无法做到设备故障发生前提前预警,通常故障发生后的维修成本更高;客户故障请求直接到制造商,售后服务、维修、退换货处理请求,无法及时传达至各级经销、代理渠道。
四:产品管理。产品更新快,品类和型号多而复杂,前端营销人员需及时熟悉新产品,而详细新产品信息在后端设计或制造部门,前后端信息难以协同;营销人员需操作进销存状态,不能够预占、实占、出货产品或零部件,不可根据产品查询订单和客户。
五:订单管理。为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销售需要技术、采购、商务等多专业人员协同销售,稍有差池,容易造成订单的产品方案或商务报价问题;企业管理者期望完善的对商机立项、报价、投标、合同签署的评审体系,旨在预测合同、控制合同收入;销售负责合同签署和回款,订单生产和交付过程不透明,销售不仅难以快速答复客户交付进度,也难以制定回款计划以及准备应急方案。
六:采购和库存。缺乏及时而可信的销售订单预测数据,采购和库存管理人员,难以根据客户需求制定适合的采购或安全库存计划,容易贻误合同交付;销售和服务人员需要及时了解产品库存状况,以期避免响应客户需求不及时、贻误商机、或订单延期等状况。
七:产销协同管理。企业管理者关注支持订单快速交付的产销协同管理,合同签署或合同变更后,能快速制定跨部门的生产交付计划,旨在控制成本、保障合同利润;生产资源计划管理精细度影响成本控制。
想知道详细的话,可以找中大咨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