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俄罗斯对伊朗和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尤其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俄罗斯后,这一变化更加明显。
俄罗斯是中东地区局势尤其是叙利亚问题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前,俄罗斯深度介入叙利亚内战,强力扶持巴沙尔政权稳住局势、重新掌控了叙利亚的大部分领土。美国和以色列对巴沙尔政权和伊朗军事基地进行的打击,俄罗斯反应强烈,公开宣称要进行严厉反制。
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俄罗斯的立场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首先,俄罗斯面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和以色列的情绪性冲突升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脱和中立。俄罗斯中东特使博格达诺夫表示,(伊朗和以色列冲突)事态发展令人担忧,双方有必要缓和紧张局势,不要偏离在叙利亚与伊斯兰国战斗的轨道。其次,在俄罗斯此前宣称的向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提供先进防空导弹一事上,俄罗斯总统助手科钦也发表了有利于以色列的声明,表示俄罗斯没有与叙利亚政府就提供先进的S-300地对空导弹进行谈判,也不认为存在这种必要性。
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的目标是有限的(确保巴沙尔政权不倒台),在美国强化对伊朗制裁和大力支持以色列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不想与美国迎头相撞,以免付出与自己的战略目标不相称的代价。
俄罗斯的这种态度变化,客观上可能导致中东局势向着有利于美国和以色列的方向倾斜。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特朗普总统已经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实施对伊朗的严厉制裁,但是,英国、法国、德国、欧盟均对特朗普的决定表示遗憾,希望继续保留伊核协议并留在该协议框架之内。美国的非西方盟国俄罗斯也希望继续维持伊核协议,伊朗也表示愿意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磋商维护伊朗核协议的可能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态度,中方将本着客观、公正和负责任态度,同各方保持对话协商,继续致力于维护和执行全面协议。中方将在不违反自身国际义务的前提下,继续同伊朗进行正常、透明的务实合作。
这意味着,中、俄、英以及法、德等欧盟国家和地区有可能与伊朗达成继续保留伊核协议的共识,从而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打开一个缺口,削弱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中东地区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