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过于注重题目中表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只解决了题目中的问题就草草收场,使得答题内容太过单薄,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将心比心,无论是作为普通群众还是公务人员,在遇到问题时都希望能够追根溯源,标本兼治,避免下次再犯,而不仅仅是扬汤止沸,这就需要考生能够从多角度把握问题,答出深度,才更容易获得考官的青睐。
【示例2】为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国家立法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你对这一做法怎么看?
【一般答法示例】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该项法规的出台体现了我们国家对老年人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相契合。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难以监管。二是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考量中要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出更具有操作性,能真正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加分答法示例】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但空巢老人问题却日益突出,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因此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立法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但是这一利民举措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难以监管,缺乏具体量化标准。二是违背现实情况,许多年轻人因为时间不能保障和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难以实行。说明要想真正关怀老年人,紧靠制定法律还不够,需要子女、老人、国家共同解决。
首先,子女要常怀感恩之心。多包容父母,关心父母,即使无法回家,也可以多发短信、视频聊天和父母多沟通。其次,老人可以多参加业余活动,培养兴趣,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如跳广场舞、下象棋等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最后,国家要完善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的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打造立体化的现代养老制度。同时深入调研论证,完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权益能够真正得到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