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鲁山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墨子文化之乡。墨子名翟,鲁山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鲁山县是墨子故里,遗迹遗存丰厚,典籍翔实,民间文化厚重鲜活。墨子文化遗址遗存遍布全县7个乡(镇),关于墨子的传说在鲁山县广为流传。
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被尊为“平民圣人”“科学圣人”。墨子是鲁山人,墨子文化是平顶山市和鲁山县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库中的瑰宝,其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古今相承,具有世界级文化品质。
根植地域文化沃土。墨子文化产生于鲁山不是偶然的,是根植于鲁山文化沃土形成的特殊历史文化现象。鲁山县地域广大,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为宜居之地。鲁山历史悠久,古称鲁、鲁阳、鲁县,地处中原腹地,属于古都洛阳京畿之地,处于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区域。是帝尧部落活动区域,帝尧后裔夏代刘累隐居于此,被华夏刘姓奉为始祖。商周时期这里是“有夏之居”,夏族后裔生活在这里,墨子与此有深刻的渊源。
里籍鲁阳古有定论。墨在鲁山、墨在鹰城、墨在中原古有定论。考察历代文献可以发现,墨子里籍早在汉末就有经学家高诱考证定论,宋代大家罗泌进一步确定,到了清代,考据大家毕沅、武亿相继得出结论,已是一个十分清楚的问题。罗泌明确指出:“鲁,汝之鲁山,非兖地。”毕沅认为:“汉南阳在鲁山之阳,本书多有鲁阳文君问答,又亟称四境,非鲁卫之鲁,不可不察也。”武亿曾任山东博山、河南鲁山知县,他认为:“鲁,即鲁阳,春秋时属楚,古人于地名两字,或单举一字,是其例也”,并把墨子正式载入他主纂的嘉庆《鲁山县志》,其中详细考证了《墨子》的版本源流。当代学者继承并更深入全面地论证了墨子故里在鲁山的问题,与古代大家论证相承,古今呼应,已经是学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