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的一篇资料楼住可以参考一下:目前液晶电视(LCD TV)的主流尺寸是32英寸,2005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中,单一尺寸出货量最高者即为32英寸,其次是2003~2004年的主流尺寸20英寸。虽然全球液晶电视平均出货尺寸近几年来年增1~2英寸,但主流尺寸一下子提高了12英寸却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事情,总结其原因,不外乎适合切取大尺寸液晶电视用面板的新世代生产线陆续量产,使得32英寸液晶电视报价逐渐接近到消费者预期的合理价位范围。 随着LG.Philips LCD、奇美电子、samsung电子、友达、夏普等5大电视TFT LCD厂(以2005年上半年出货片数计)的5.5代~8代线陆续在2004~2007年量产,32英寸因为是5.5代、六代、七代共同的经济切割尺寸,因此2005~2007年的液晶电视主流尺寸仍将是32英寸,至于下一阶段的主流尺寸为何?则存在多方观点分歧。 眼前较受注意的尺寸包含37、40、42和46英寸,夏普的八代线虽然适合切割50~52英寸TFT LCD面板,但考虑全球家庭客厅面积多数仍不算宽敞的现实,50英寸以上未来必将走高端市场路线。 消费者逐渐接受各应用产品,采用更大屏幕 以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因为人们会习惯于更大尺寸的屏幕,因此只要报价滑落到消费者预算范围,除非空间环境受到限制,消费者一般会乐于接受更大尺寸的LCD,例如最早笔记本电脑的主流尺寸是10.4英寸目前则是15英寸,另外LCD显示器的主流从14英寸、15英寸到目前的17英寸,未来朝19英寸迈进,都是明显的例子,此外如手机、数码相机、掌上游戏机、车用导航器等应用,平均尺寸都是逐年上升。 未来下一阶段的主流尺寸发展,要从供给面和需求面两方向来分析。在供给面方面,2007年时,5.5代线仅有奇美一家,但产量在2006年底即可达到单月18万片玻璃基板的投片数量,在月投片数上是其它厂商生产线平均规划单月6万片玻璃基板的3~6倍。 2008年出货量预测:32英寸>37英寸>42英寸>40英寸 在六代线部分,投入厂商最多,计有夏普、LG.Philips、友达、华映、广辉、IPS Alpha等6家厂商投入,七代线有S-LCD、samsung电子各一条生产线,7.5代线有LG.Philips、友达、奇美3家,八代线则有夏普及samsung电子两家厂商投入。由于六代生产线最多,并且六代线每条生产线规划的玻璃基板月投片量为3~12万片,比七~八代线的3~9万片为高,整体而言,在生产线较多而单一辈子产线月产量略高情况下,预期37英寸未来供给量将比40英寸或42英寸更多。 因为每条生产线有多种经济切割尺寸,预估2008年时六代线产量分配以37英寸为主、32英寸为辅,七代线以40英寸为主、32英寸和46英寸为辅,7.5代线以42英寸为主、47英寸为辅。在综合各条生产线月投片数、尺寸产量分配以及良品率后,预测2008年各大型电视用面板出货量预测为― 32英寸>37英寸>42英寸>40英寸。 因为samsung电子和S-LCD出货量最多的尺寸将是40英寸LCD面板,如何在供给面居于劣势的竞争环境下,藉由需求面扭转局势,是samsung电子正在努力的工作。过去17英寸LCD显示器出货量胜过18英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4.5代线可切出6片17英寸,但当时主要竞争者第四代生产线仅能切4片18英寸,因每片分摊折旧过高,导致18英寸售价缺乏竞争力而渐渐消失。 另一方面,40英寸也面临到42英寸的竞争,30英寸输给32英寸主要原因是输在投资效益,因为LCD厂商六代线可切8片32英寸面板,以四代线仅能切2片,无论从LCD厂投资效益或是供给量来看,都是32英寸远胜过30英寸,背光模组相关零组件供应厂因为32英寸出货量较大,会将灯管、导光板等产量向32英寸靠拢,所以也会影响30英寸电视用LCD的成本和供给。 从需求面来分析,面板和液晶电视终端市场价位决定主流的关键 至于37英寸在需求面是否会受到32英寸和40英寸、42英寸两方面的夹击?关键仍是在于这些尺寸液晶电视的终端市场价位。目前37英寸液晶电视报价从1999美金、LG的2799美金到夏普的3999美金不等,平均售价约在2900美金,37英寸面板报价约在800美金。相对地,40英寸则落在2500~5999美金,平均售价约在3700美金左右,37英寸比42英寸占有报价优势。不过,以此价位区间买42英寸等离子电视已绰绰有余,所以2005年在37英寸以上薄型电视市场销售量,仍以等离子电视(PDP TV)占70%以上比重。 就消费者对薄型电视的需求而言,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画质各有所长,最挑剔的日本市场仍是液晶电视销售占优势,但其它地区则以等离子电视占优,因为其有价位较低和欣赏影片时,画质较佳的优点。由于双方在视角、亮度、对比度、反应速度、色彩再现度、可显示色彩数等画质评估条件上仍快速提升,预期电视大厂之间的画质差距将缩小,因此未来画质差异可能不是消费者采购一线品牌(指前5大厂)的决定因素。 由于45、46英寸尺寸液晶电视对一般家庭仍太大,估计销售量没法与37、40和42英寸相提并论。以42英寸等离子电视成为标准尺寸已有多年的情况来看,若是42英寸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价位相差不多,当然是液晶电视比较有利,但报价和成本上42英寸液晶电视与37英寸仍有明显差距,更不用说与42英寸等离子电视相比。 40英寸和37英寸价位差在拉近以及面板代线规格 目前若以每英寸的售价来比较,37英寸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相同,但是分辨率较高,所以37英寸有其市场定位上的优势,当32英寸液晶电视陷入杀戮战场之时,37英寸将成为原先32英寸的升级版。 虽然七代、7.5代线每片玻璃基板可切割8片40或42英寸LCD面板,高于六代线的切6片37英寸,但同样是月产量9万片玻璃基板的LG.Philips六代线和7.5代线,投资额则分别为30亿美金、50亿美金,除非设备报价有明显滑落,不然7.5代线的投资效率比起六代线着实不大明显,七代线的投资效率也不及六代线。 samsung电子为拉高其40英寸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在我国也积极的展开促销,所以近期在国内市场出现很多具有竞争力的40英寸机种。 2005年全球各主要液晶电视市场中,以我国的增长率最高,预估2005年国内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将从2004年的22万台增长到2005年92万台以上,增长率超过300%。2007年国内平面电视(FPD TV)市场有700万台的潜力,因此不仅是外商,国内电视厂商也纷纷转以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为销售重点。 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热闹非凡,日前在北京市场37、40和42英寸液晶电视已大量陈列,前10大液晶电视厂商几乎都推出这一尺寸范围产品。日前在北京进行市场考察发现,目前北京市80%的液晶电视是由国美、苏宁、大中这3家用 电器器连锁店销售。 以32、37、40、42英寸液晶电视售价做比较,长虹和创维32英寸在人民币9999元以下,长虹、创维37英寸约13550元,东芝37英寸16880元,LG 37英寸人民币19960元,创维40英寸人民币16999元,samsung电子40英寸售价人民币27800元,海信42英寸人民币19999元,LG 42英寸人民币25600元(但LG 42英寸等离子电视售人民币15900元)。 以37英寸与40英寸液晶电视售价相比较,国内外洋品牌差距已十分微小,42英寸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37英寸报价差不多,对于我国国内当地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液晶面板正走向稳定 由于液晶面板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基本趋于稳定,尤其是美国的等离子和背投电视相对成熟,在液晶电视上并不积极,市场将更多地以亚洲为中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市场上,液晶面板的供应今年将基本平衡,报价上涨也将在第四季度趋于缓和,但是国内市场将给报价上涨趋势的局面增添多少变化的因素,目前还难以确认。 液晶面板的应用中心已经由PC转向液晶电视。这个转变显然与数字电视的进一步普及有关。而去年我国政府也已经宣布开放数字电视播放,到2008年,国内市场至少有3.5亿美金的从CRT到LCD的换代需要。据悉,今年海尔已经宣布与华映扩充合作领域,将从等离子扩展到LCD电视面板,友达也已经准备与长虹等企业进行合作。 另一个更为清晰的转变,则是技术的进步将促进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融合。目前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所使用的面板有所不同,相对而言,液晶电视的面板在亮度、视角、对比度上都优于显示器面板,融合将会给整个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尽管由于受到报价的限制,液晶电视还没法和时下正赶时髦的等离子、数字高清(HDTV)、背投等名词争宠,但众多显示器厂商都已经开始推出具有电视功能的液晶显示器,这也许正是融合的一个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