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历史

2020-09-21 教育 237阅读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职业院校,2003年是她的百年华诞。一百年来,有史料可考的毕业生一万七千三百余人。
我省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李光炯先生1903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安徽旅湘公学是学院的最早前身。1904年安徽旅湘公学迁回芜湖,更名为安徽公学。1912年改为甲种实业学堂,分设农科、商科。次年增设蚕科。不久,时任安徽省都督的柏文蔚决定,农蚕科组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商科成立省立甲种商业学校。后因“讨袁”战争爆发均告停办。1919年6月,安徽省教育厅决定设立省立第一甲种商业学校,1923年改名为“省立第一商业学校”。1928年2月,省教育厅决定省立第一商业学校与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合并为省立第二中等职业学校,设农、商两部,分别在原校址办学。1934年8月,“二职”改为省立芜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商部附属“商农”。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5月芜湖被日寇侵占,学校被迫停办。1942年,省财政厅与教育厅决定在立煌(抗战期间省政府所在地,今金寨县)筹办商业职业学校,定名为安徽省立立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6年迁回芜湖原省立第一商业学校校址(即现今学院第一校区康复路82号),更名为省立芜湖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9年4月芜湖解放,学校由芜湖市军管会接管,全校员工一律继续工作。
芜湖解放后,学校先后改名为芜湖市高级职业学校商科、皖南区芜湖市中级商业技术学校。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学校改由省商业厅领导,改名为安徽省芜湖商业学校,1961年又更名为安徽商业学校。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商校受到毁灭性打击,1969年学校被迫下迁到宣城和芜湖县农村搞“斗、批、改”,接着,商校被“撤销”,教职工分别下迁农村办了四所农村中学。
1972年9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商校恢复办学,定名为安徽省商业学校,仍隶属于省商业厅。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创立了“安徽商业职工大学”,面向全省商业职工,培养专科层次的商业经营管理人才。1985年,开办全省商业在职职工的函授中专教育,实现了“一校三制”即一所学校既有成人高等教育,又有普通中专教育,还有职工业余中专教育。
2000年6月18日,省政府以皖政秘[2000]120号文件,批准在安徽商业职工大学和安徽省商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系专科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党的组织关系隶属于省委教育工委,行政由省教育厅管理。组织结构 建院初始阶段,为适应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学院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财会处、教务处、成人教育处、科研处、保卫处、学生处、总务处、会计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政法教学部、基础教学部、图书馆、学生生活服务中心。上述内部机构的负责人均按科级干部配置。
2002年7月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和省政府明确按副厅级干部配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根据《安徽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学院于2002年12月22日颁布了《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构设置及定员方案》,共设23个副处级机构(括号内机构合署办公): 一 党政管理机构: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纪委(监察审计处)、教务处、学生处、成教处、招生就业处、财会处、总务处、保卫处。 二 教学机构: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外语系、艺术设计系、政法教学部、基础教学部。系部下设教研室。 三 教学辅助机构:学报编辑部、图书馆。 四 后勤服务机构:后勤服务集团公司,下设饮食服务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