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济南特别市设11个行政区,今市中区辖区为第四、五、六、九区(四区驻地上新街2号,五区驻地经四纬一路东,六区驻地经四纬三路,九区驻地经七纬二路东乐山街彭城里)。
1951年1月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调整,划分为6个市区,辖区为五区(驻地麟祥街六合里),辖1~17个街政府,1952年10月将街政府改称大居民委员会,统管街道行政事务。
1953年12月26日,区成立街道办事处,五区辖一、二、三、四、五、七、八、九街道办事处(三里庄第六大居委会并入大观园第五办事处)。
1955年9月8日,调整区划并变更区名,将五区改称市中区(因地处市区中部而得名,驻地林祥南街233号),原郊六区部分划归市中区,成立第十街道办事处,共辖9个街道办事处。
1956年7月16日,撤销泺源区,将原泺源区所属的普利门、西青龙街街道办事处划归市中区,同时将市中区所属五里沟街道办事处(原五区第一街道办事处)划归槐荫区,并将第二、三、四、五、七、八、九、十等8个办事处依次改名为经二路、馆驿街、魏家庄、大观园、岔路街、经七路、杆石桥、四里村街道办事处,共辖10个街道办事处。
1959年12月7日,撤销市中区,将原市中区所属普利门、西青龙街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历下区;将大观园、四里村、岔路街、杆石桥、经七路、经二路、魏家庄、馆驿街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槐荫区。
1960年6月18日,恢复市中区,将槐荫区所属经二路、馆驿街、魏家庄、大观园、岔路街、经七路、杆石桥、四里村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市中区。
1961年10月,又将历下区所属普利门、西青龙街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市中区。
1963年2月,普利门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共青团路街道办事处,辖10个街道办事处。
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中,市中区改名为红旗区,经二路、馆驿街、魏家庄、大观园、岔路街、经七路、杆石桥、四里村、西青龙街等街道办事处相继改名为太阳升、朝阳、红卫、东方红、卫东、红旗、先锋、英雄山、东风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3年复称市中区。
1978年各街道办事处恢复原名称。9月将近郊梁家庄、陈家庄、王家庄、四里村等4个生产大队划归市中区,同时增设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区机关驻地经三路235号),辖11个街道办事处。
1985年9月市中区增设六里山、七里山、玉函路街道办事处,辖14个街道办事处,171个居民委员会。
1987年4月30日,撤销郊区,将原郊区所属七贤镇划归市中区。
1988年11月11日,增设市中区舜玉路街道办事处。
1990年8月,将七贤镇所属西八里洼村划归六里山街道办事处,张安新村划归玉函路街道办事处,东八里洼村划归舜玉路街道办事处。
1991年,市中区辖经二路、馆驿街、大观园、魏家庄、共青团路、经七路、岔路街、杆石桥、西青龙街、四里村、二七新村、六里山、七里山、玉函路、舜玉路等15个街道办事处和七贤镇。有190个居民委员会,27个居(村)委会。区政府办公机关驻经八路122号济南大厦。
1995年5月,撤销西青龙街、共青团路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泺源街道办事处;增设王官庄街道办事处。至1997年,辖区有经二路、馆驿街、大观园、魏家庄、泺源、经七路、岔路街、杆石桥、四里村、二七新村、六里山、七里山、玉函路、舜玉路、王官庄15个街道办事处和七贤镇。共有223个居民委员会,17个村民委员会,27个自然村。区政府办公机关设在经八路122号济南大厦。
1998年,市中区辖经二路、馆驿街、大观园、魏家庄、泺源、经七路、岔路街、杆石桥、四里村、二七新村、六里山、七里山、玉函路、舜玉路、王官庄等15个街道办事处和七贤镇。有223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区政府办公机关位于经八路122号(济南大厦)。
2000年8月,十六里河、党家庄镇划并市中区,至此,市中区区划面积由58.57平方公里增至280.25平方公里。
2001年5月,撤销馆驿街街道办事处,将其并入魏家庄街道办事处。撤销经七路、岔路街街道办事处,将其并入杆石桥街道办事处。撤销玉函路街道办事处,其所辖的一居、二居并入四里村街道办事处,三居、四居并入舜玉路街道办事处。同年8月,撤销七贤镇,设立舜耕、白马山、七贤三个街道办事处。到2004年底,全区有大观园、魏家庄、泺源、杆石桥、四里村、二七新村、六里山、七里山、舜玉路、王官庄、舜耕、白马山、七贤等13个街道办事处,党家庄、十六里河两个镇。
2007年5月28日,党家庄、十六里河两个镇撤镇设办,原党家庄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党家街道办事处和陡沟街道办事处;原十六里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和兴隆街道办事处。北部为新生界黄土及沙砾沉积为主,南部以古生界灰岩为主,岩层呈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三组断裂切成块状。
辖区地处泰山北麓低山丘陵和鲁西北黄河冲积性平原。南部多为低山丘陵,西部、北部地势平坦,依次为低山、丘陵、山后倾斜性平原。南部低山丘陵海拔89-754.7米,北部倾斜性平原海拔30米。
辖区山岭主要有橛子山、马鞍山、英雄山、郎茂山、青龙山、簸萁山、马武寨北峰、狼窝顶山北山、青桐山、顶沟峪、半偏山、珍珠山,最高为青桐山,海拔754.7米,最低为白马山,海拔89米。1998~2004年,市中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耕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2001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化园区建设。在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和加强葡萄、红杏等6个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完成了区农业科技产业园二期工程,建成了具有农家特色的“民俗村”;规划建设了占地600亩的畜牧养殖小区。2003年,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园区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城郊农业。2000~2004年,粮经比例8:2降到5.5:4.5以下。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54亿元。
2000年,十六里河镇和党家庄镇划入市中区后,耕地面积增加,至年末,辖区耕地面积为5978公顷。由于城区扩展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占用耕地,2000~2004年,辖区耕地面积减少451公顷,至2004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527公顷。200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辖区农村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增加投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合理配置农村各种资源,农林牧副全面发展。2012年,市中心区按照主城带动、板块布局、全域发展的理念,深入落实“一核三区”、“六大基地”、“一河多园”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总投资1690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2836万平方米的33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完成征收拆迁80万平方米,供应土地1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280万平方米,全区城乡统筹、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增创新优势。围绕增强中心城区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步伐,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已形成规模,经八纬一、梁庄等4个棚改项目基本建成,绿地普利中心、中海九曲、文庄公租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山公园东、山东书城、润华国际财富中心、祥泰广场、华润依山郡等项目全面开工,南北康、搬倒井、小岭等片区完成房屋丈量,中心城区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城郊西南部释放新空间。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城郊西南部的规划建设,确定了六大产业基地的边界范围,完成了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交通装备四大基地的规划策划方案,岳而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安置房的立项、土地等手续,大庙屯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拆迁26.9万平方米,仁里村、董庄村等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拆迁5万余平方米,韩庄等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策划方案获得审批。南部农村呈现新变化。围绕生态改善和生态富民,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发展力度,投资2800余万元的玉符河(宅科—崔马桥段)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新建“五小”水利设施200处,投资1500万元的大党路改造工程全线竣工;新建都市农业园区3个,全区市级以上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到13个,“一河多园”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2012年投入4.5亿元,扎实推进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排查清理垃圾26.2万立方米,完成楼体亮化26栋,高标准整治了103省道、104国道和二环南路、二环西路,新增、提升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绿化荒山5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9%,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列济南市第一。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经二路、刘长山路等5条道路的拓宽改造,维护整修纬二路、玉函路等60条道路;改造提升王官庄九区等9个开放式居民小区,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8.4万平方米,新建休闲健身广场19处,增设停车位500个,社区设施更趋完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河段长制,对袁柳河、十六里河西河等9条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清理淤泥垃圾7万立方米,确保了行洪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