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
一、告状行为的含义
告状行为是我国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话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他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
二、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到了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争抢玩具”类的纠纷逐渐减少,“引起成人注意”
“维护荣誉”类的纠纷与告状开始占主要地位。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中班幼儿常常向老师告一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壮。比如:哪个小朋友抢别人的东西,哪个小朋友不遵守纪律,哪个小朋友扰乱别人的游戏等
等。一般来说,幼儿的行为开始从“为我”向“为他”发展,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需要开始加强。他们开始逐渐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注意老
师对他们的良好评价。所以到了中班幼儿都特别注意表现自己。因此中班幼儿告状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同伴和成人的注意,特别是老师的注意。他们告状并不要求对事
情的好坏作出反应,或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时只要成人点一下头或是“恩”一声,他们就会感到心满意足。此外,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还有以下的特点:男孩
比女孩有更多告状行为,也更多地成为“被告”;活泼外向型儿童较内向型儿童更爱告状,也更易成为别人告状的对象;在引发告状行为的原因中以“寻求保护”为
主,这可能源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
三、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属于这一时期幼儿的普遍现象。这与幼儿教师的访谈和观察的结果一致。
在前期观察和后期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多是由道德感激发出来的。
皮亚杰认为中班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在道德发展上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中班所谓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在对待游戏规则的态度上,这一阶段的儿童尽管自己掌握不全但却把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儿童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即行为符合或
违反规则的程度!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观动机.。由于中班幼儿道德发展的这一特点,当同伴的行为与教师制定的规则不符时,往往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而不会
去考虑同伴的主观动机。
在幼儿园!
幼儿是其生活、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制定班级规则、活动规则时!应引导儿童参与规则的制定。对幼儿因同伴行为不符合规则而引发的告状行为,教师
应采取冷静的态度处理!在弄清同伴行为动机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的道德判断、
道德评价能力向高一级水平发展。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活动让幼儿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引导幼儿逐渐学会由关注同伴行为的
物质后果,到关注同伴行为的主观动机,从而促进幼儿道德判断能力发展。
( 二)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活动类型有关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的活动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在自由活动中发生的告状行为最多,在游戏活动中
发生的告状行为最少。游戏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而且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往往有丰富的材料可供操作,幼儿的注意力也最为集中。
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也谈道:“在游戏当中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同伴偶尔招惹,幼儿由于专心玩也顾不上告状了,而在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同伴稍微碰一
下,幼儿也要告状。”
幼儿的自由活动多集中在狭小的活动室内,或在活动室外的楼道里、走廊里,空间非常有限,并且这些自由活动多是些过渡环节的活动,受规范约束的幼儿不
能自主决定,只能消极等待。而幼儿的年龄特征之一就是“活泼、好动”,在“无事可做”
或必须等待的过程中,自然容易“招惹”同伴,从而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 在狭小的空间还难免会发生无意的碰撞,这也是引发幼儿告状的原因之一。
针对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发生的告状行为,教师应反思所定常规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并合理组织幼儿的自由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使幼儿拥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减轻幼儿因为拥挤而引发的行为问题。
( 三)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认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
中班幼儿由攻击性行为引发的告状最多。在由攻击性行为引发的告状中,有一些是由于幼儿受认知水平的局限,分不清同伴的行为是游戏还是招惹而引发的。
中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阶段,其主要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性,“
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所以,幼儿对同伴情景信号的识别常会发生偏差,误解同伴的行为动机而造成攻击性反应,从而引发同伴的告状行为。
为此,教师应在解决幼儿行为问题的同时引导幼儿学会交往,要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会运用礼貌用语来获得同伴的允许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就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抢夺、’
招惹等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该如何解决,从而帮助幼儿逐渐掌握交往的技能、技巧,学会自己解决交
往中出现的问题。
( 四)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幼儿的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幼儿的年龄特征之一就是“好模仿”在众多媒体充斥的现代社会里,幼儿的行为不仅受到生活中许多“
重要他人”的影响,也受到各种视听媒体的影响。幼儿非常喜爱与“奥特曼”有关的玩具图书、动画片、而这些图书、动画片往往充满了“ 奥特曼” 与“
怪兽”搏斗的情景,幼儿在游戏和自由活动中!非常喜爱扮演“奥特曼”的角色,模仿“奥特曼”的动作,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引发同伴的告状。正如班杜拉所指
出的那样,即使对媒体或榜样中的反社会行为给予惩罚也不能阻止幼儿对这种行为的无意识学习,只要遇到与媒体中类似的情境,幼儿所习得的这些行为就很可能在
现实生活中再现。
为此,教师、家长应重视自身行为对幼儿的积极作用,以友善的方式与他人及幼儿交往, 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以努力抵消这种来自媒体的消极影响。 当然,教师家长在给幼儿选择玩具“图书”动画片等视听媒体时,应警惕它们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其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
四、如何看待幼儿的告状
但与同伴的意见发生分歧时,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和技能,不会很好地处理纠纷,解决矛盾,甚至矛盾激化,于是告状频频发生。幼儿在游戏中的告
状是他们在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不可一概而论地把这种现象作为幼儿本身的错误加以后否定,或任意把它作为幼儿的“犯规”行为加以贬斥,否则必
然带来一些负效应。而如果我们能够弄清幼儿告状的原因并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2、告状行为也标志着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水平
幼儿园中,幼儿的告状行为时有发生。在告状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幼儿口舌不灵,语句不完整,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通过成人的猜测和再三
追问才能断断续续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甚至还有的幼儿在幼儿园保持“沉默”,也就谈不上什么告状行为的发生与否了。相反,另一些幼儿在告状时却表现得
口齿伶俐,言辞有理。因此从幼儿的告状行为中我们可以窥视幼儿语言及思维的发展,以此作为了解幼儿并对其进行教育的一个契机。言语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大
影响,简要地说这种影响就是通过形成和提高儿童心里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而实现的。所以幼儿在告状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读所告事情的叙述,使自己的语言表达
和逻辑思维得到了锻炼。平时,教师在解决幼儿的矛盾时,倾向于以相互友好、团结、谦让等要求进行调解、说服与仲裁,而忽视了利用这一机会对幼儿语言能力的
培养。所以在对待幼儿的告状问题上有必要抓住时机使有语言和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妨让孩子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自己的看法及解决问题的意见。
五、处理幼儿告状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处理孩子的告状,老师和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分清幼儿告状的性质,所谓“性质”就是指幼儿告状的动机。幼儿告状的动机是多方面的——
一有些告状是变相的询问,二有些告状是为了让老师关注自己的表现,三是有些告状是求得承认的同情与帮助,四有些告状是出于对同伴或集体的关心,五有些告状是出于幼儿的妒忌或报复心理。
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具体分析幼儿的告状,从幼儿的告状中,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然后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对家长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使幼儿的自尊心得到保护。
第二,要教育幼儿处理伙伴之间的矛盾。幼儿的依赖性较强,即使一点小矛盾也总也想依赖承认帮助解决。因此,老师和家长不要听幼儿告状就插手他们之间
的事,要指导他们自己处理矛盾纠纷。而老师和家长具体处理幼儿的告状过程中,也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幼儿从中明白了谁是谁非,在遇到类似问题的
时候,幼儿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能力,又减少了告状次数。
第三,要教育幼儿看到别人的长处。幼儿常常是依赖于同别人的对照而进行自我评价的,因而在幼儿“询问”、“请问”、“要求被关注、被承认”时,总习
惯于用别人的不是来说明自己如何好。所以,老师和家长应注意克服孩子的思维局限和评价习惯,让孩子学会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而不是借助于别人的缺点来评价
自己,要善于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一来,幼儿告状的次数也就会逐渐减少了。此外,还要教育幼儿自觉地做伙伴的榜样,不能用批评别人的办法来抬
高自己。
第四,要教育幼儿有什么事、有什么话要敢于直说,要让幼儿相信,老师或家长对于有话直说的人很赞赏的。如果幼儿说话“绕弯弯”,则可采取佯装不懂的方法,此时幼儿有话非明不可。把握好这一点,对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