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论语》
德才之辩古已有之,直至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德才关系进行了一番梳理,给人以拨云见日之感。他对才和德进行了界定: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并进一步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通过考量一个人德和才的发挥,可以将人分为三类:才德全尽之谓“圣人”;才德兼亡之谓“愚人”;德胜才之谓“君子”;才胜德之谓“小人”。他还指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南怀瑾在《历史的经验》中用刀来比喻说明此理,他说刀本身无所谓好坏,恶人用之为非作歹,医生用它施术救人,善恶的关键在于执刀人的品德。
曹操在用人方面颇有独到之处,但他也有失败之害。尤其是对徐庶一事,因曹操处理失德,徐庶虽有雄才却“誓不为曹设一谋”。
徐庶仰慕刘备之名,前去投奔,让曹操十分忧虑,于是想方设法想将徐庶招来。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接来,令其修书一封劝徐庶归顺。但徐母深明大义,不肯让儿子弃明投暗,竟举起石砚击打曹操。曹操大为光火,下令将徐母推出去斩首。谋士程昱急忙制止并劝告曹操,徐庶是个孝子,曹公如果杀其母,其必死心塌地地辅助刘备,以图报仇,不如善待徐母,让徐庶左右为难,即使辅助刘备也不敢尽心尽力。后来,程昱照徐母字体诈修家书给徐庶。徐庶拆开信后大惊失色,当即向刘备表明去意,希望刘备能够放行。
刘备虽然爱惜人才,却忍痛割爱,成全徐庶。左右劝告说:“徐庶是天下奇才,在我们这儿又待了这么久,对我军情了如指掌,如果投奔曹操,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强行留住他。曹操见此计不成,留其母亲无用可能会将其杀害,而徐庶肯定要为其母报仇,必全力辅佐主公。”“这怎么可以,曹操要杀其母亲,我却强行留人,这有失道德;而且徐庶为我出过力,我却让他陷于不孝之境,如此不仁不义之事我是不会做的,而且我相信徐庶不会出卖我的。”听了刘备这番话,徐庶不由得感激涕零。徐庶到许昌投奔曹操后,徐母一气之下竟然自尽,徐庶识破曹操骗局后郁郁寡欢,从此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