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
击剑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1896年首届雅典奥运会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击剑比赛由中世纪欧洲武士的决斗演变而来。
现代击剑器材的形成是由古代冷兵器演变而来的。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击剑课,传授剑术。中世纪时,西方把击剑作为骑士的七种高尚情操之一,并用击剑进行决斗。16世纪下半叶,击剑运动比较强调动作技巧,并创造了击和刺的动作,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17世纪初,法国人制造了短而轻,只限于刺的法国式剑,形成了速度快、技巧性强的击剑运动。到1776年法国骑士圣—乔治繁荣剑师拉?布亚西里发明了金属网面罩,使击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技术战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所以,击剑的竞赛规则、裁判术语均为法语。在国际上,击剑运动员交流要用法语。
1855年,一种决斗用剑——三棱重剑问世,逐渐成为公认的击剑武器。大约到1900年,意大利人发明了一种轻便佩剑。
击剑比赛最初只是在家族之间进行。18世纪末西欧各国才出现国际个人冠军赛的形式。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有了男子花剑与佩剑的个人赛。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又增加了男子重剑个人赛。女子花剑是1924年第8届奥运会上才有的。
击剑比赛在14米长、1.5米宽的场地内进行。选手们除了佩带护具之外,还要在身后系一条传输电子信号的电缆,通过计算机系统打分确定输赢。奥运会击剑比赛分为花剑、重剑和佩剑。
花剑用剑最轻,剑身为长方形,剑尖击中对方躯干即可得分。在重剑比赛中,剑尖或剑刃触及对方的头部、四肢和躯干时得分。佩剑比花剑稍重,剑身呈长方形。配剑比赛有别于花剑和重剑,它没有进攻或反击的规则,剑身触及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得分,但只有第一次击中才有效。如果在1/400秒内,双方均击中对方,双方都得分。
比赛分为:
女子花剑、男子花剑、女子重剑、男子重剑、女子佩剑、男子佩剑三个剑种六项比赛,这六项比赛均设有个人赛和团体赛。
花剑:
花剑总长110厘米,剑身长90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剑身横断面为矩形,护手盘小。比赛采用电动裁判器。剑的末端装有电钮,运动员在比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当运动员刺出的力量大于500克时,剑头的开关就接通,裁判器上会显示信号。击中有效部位躯干(也就是运动员的金属背心)时裁判器才会显示红或绿色灯,击中无效部位,则显示白灯。每刺中一剑有效部位可得一分。如果运动员相互击中有效部位时,裁判员则判主动进攻的运动员胜一剑。
重剑:
重剑长度与花剑相同,重量770克,剑身横断面为三棱形,护手盘大。比赛采用电动裁判器,运动员在比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全身都是有效部位(除后脑)。剑尖同样有弹簧头,当运动员击中力量超过750克时,裁判器才会显示彩色灯的信号,得分与花剑相同。但一方运动员击中对方后,另一方再刺中对方,裁判器只显示先刺中一方的灯。如果双方在1/20~1/25秒内同时刺中,则同时亮灯,为互中,各失一剑。
佩剑:
佩剑总长105厘米,剑身长88厘米,重量500克,剑身横断面为梯形,护手盘为月牙盘。剑尖为圆形,没有弹簧头,佩剑即可刺又可劈,这是与花剑、重剑最大的区别。腰部以上包括上肢(除后脑)均为有效部位。每刺中或劈中对方有效部位时裁判器显示彩色灯,而刺、劈中无效部位则无任何信号显示。得分与花剑相同。
场地与器材:
击剑比赛是在一条长14米,宽1.5~2.5米,高10~50厘米金属道的场地上进行。金属道的作用是运动员有意无意刺在比赛场地上无信号显示。金属道的两端各有一个拖线盘,内有可自由进出的电线,这根线与运动员身上的电线接通,而运动员身上的这根线与剑接通。这样,两名运动员、裁判器、托线盘相互连接,形成一条环形电路。每当一方以足够的压力刺中另一方时,电路接通,裁判器就以信号通知裁判员。这套装置可以帮助裁判员进行分析判决。
击剑服:
击剑服为白色三剑套(上衣、裤子、防护背心)均由防弹材料制成保证安全;击剑袜为白色长统袜;鞋为专用击剑鞋;手套为白羊皮制品;花剑、佩剑比赛时运动员在衣外加穿导电金属衣;面罩覆盖头部所有脆弱部分。
悉尼奥运会共设立了10枚击剑金牌:男子有花剑个人、花剑团体、佩剑个人、佩剑团体、重剑个人、重剑团体;女子有花剑个人、花剑团体、重剑个人、重剑团体。击剑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团体赛每队3名选手,各打3场比赛。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击剑名单:(32人)
领队:蔡家东副领队:王伟
教练:克里斯蒂安·鲍埃尔、王海滨、张东明、肖剑(兼)、
赵刚、张永春、茅祎勋
翻译:袁向阳
队医:高明
运动员:仲维萍、李娜、张莉、骆小娟、谭雪、赵媛媛、
黄海洋、张莹、黄嘉玲、陈锦燕、苏婉文
王敬之、周汉明、黄耀江、张亮亮、吴汉雄、雷声、
朱俊、王磊、解永俊、董国涛、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