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CarLife描绘怎样的未来

2020-09-25 科技 126阅读
自从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再度面临突变,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改变着各个行业,该到了席卷汽车产业的时候了。
根据GSMA与市场研究公司SBD联合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车联网市场将达390亿欧元,是2012年的3倍,其中86%来自内嵌SIM技术的汽车移动互联;未来5年内,内置相关系统的汽车出货量将增加6倍。
庞大的市场机会也引来了众多巨头企业的关注,在苹果、google先后入局之后,百度也推出了中国首个跨平台车联网解决方案CarLife,成为中国车联网行业的“大玩家”。
以平台化产品,在车企、开发者、主机厂商等多领域全面布局,用“中国标准”打造车联网领导品牌,可以说百度CarLife是中国车联网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那么具体来看,百度CarLife的颠覆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打破界限,让智能手机和汽车体验相通
从传统的行业划分来看,智能手机与汽车是完全不相关的产品,汽车是工业制造业的顶峰之作,而智能手机则是信息科技的用户终端。不过在“万物互联”的今天,互联网物理化与实体信息虚拟化并存,任何物体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产品的界限就显得没那么清晰了。
不过要让汽车变成一个“有四个车轮的智能手机”,或者让智能手机变成“汽车的遥控器”,还需要在底层信息架构上建立一个能够保证二者顺畅互联的“中介平台”,百度CarLife正是这样的产品,依托于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丰富的产品布局,以及领先的“车生活”相关技术研究,通过手机与车载硬件的连接,让汽车轻松实现智能化的车联网升级。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无论是消遣还是消费,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汽车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交通工具。百度CarLife打破这二者的界限,让人们可以在汽车上直接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如地图、听音乐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获取汽车信息,能够极大方便人们的生活。
无论借助手机还是开车行走,都能够轻松实现“连接与找到”,智能手机与汽车体验的相通,是对两大行业的人性化升级。
打破瓶颈,让技术创新拉动中国产业发展
近二三十年,在经济方面中国人的自信不断增长,但在科技创新方面,让中国人自信的成就却少之又少。
汽车市场上,中国已经连续六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汽车保有量高达1.5亿,但国内汽车企业的业绩却更多是以市场换技术的结果。或许有着百年积淀和诸多专利壁垒的汽车制造技术,中国已经很难再迎头赶上,但在软硬件结合的车联网上,中国却有望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国外,苹果公司与谷歌先后发布了CarPlay和AndroidAuto这两个车联网产品。虽然时间上相比国际巨头要来得晚,但百度CarLife并不仅是“填补国内空白”这样简单。
在核心技术上,百度近年来深度学习,对于智能科技的研究让其能够更好的在汽车与手机这两个平台,以及人与车、人与手机之间形成完整、顺畅的连接;在合作资源上,百度通过营销平台积累出身后的汽车企业关系,并通过LBS开放平台聚拢了大量相关开发者,能够以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迅速建立起基础的生态体系;
在产品布局上,由于百度在LBS、音乐、视频、社交、生活服务消费、医疗等诸多领域均有产品涉猎,且建树颇丰,相比起一些国际巨头搭建的系统性“空城”,百度CarLife从一开始就拥有成熟完整的产品体系支撑,能够确保优质的用户体验。
百度CarLife的推出,建立起的是一套中国车联网的标准化平台,平台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路线,以及强劲的综合实力,让其能够真正以技术创新引领中国产业发展。
打破封锁,改变车联网生态
不过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国内车联网市场的渗透率在2013年还仅有6%,预计2015年将突破10%。但根据波士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主要市场60%的车都会配置互联网技术。
在国内汽车市场与互联网市场都发展迅速、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却始终保持“想象空间”,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车联网的发展存在“闭门造车”的特征,让整个大生态迟迟未能建立起来。
在百度CarLife之前,中国车联网行业主要有三方面的参与者。一是汽车厂商,由于一些厂商痴迷“软硬通吃”的幻想,向上的OBD接口不统一,但又缺乏相应的软硬件技术,不仅软件技术的打造水准不高,以第一代触摸技术为主(即点按为主,不存在滑动、长按、pinch等操作)的“第四屏”硬件也差强人意;
第二类的参与者是主机厂商,一些车载硬件的制造者们,提供从娱乐到导航等实用性信息在内的各种服务,但事实上,除了HUD显示或者特殊音响等视听升级外,车载硬件主要的卖点仍是内容服务;第三类参与者则是独立的软件厂商,以地图应用为主,如四维图新等企业都宣称自己深入车联网领域,但实际上他们只能满足一个细分的需求而已,还远不能上升到车联网产业的高度。
与这三类参与者的不同在于,百度CarLife进入车联网的方式是建立共赢体系。对于汽车品牌来说,与百度CarLife合作将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车联网功能上的最大升级,品牌也更容易获得车主青睐;对于HUD、车载导航仪、甚至智能手机等硬件厂商来说,百度CarLife能够有效提升产品体验,为硬件赋予更多服务性内容;对于开发者而言,借助于百度CarLife提供的平台,更容易实现自己的车联网创业梦想。
在车联网发展初期的封闭,其实是一种传统制造业的思维模式延续,以“专利”为核心,强调产权;但车联网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和共享。
百度CarLife的推出,将倒逼汽车厂商和主机商等市场参与者开放标准接口,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互联网思维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摩尔定律下智能终端更新换代远比汽车要快,只有互联网企业主导车联网,才能形成良好的内生机制,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打破生活定式,大数据大协同描绘美好未来
在2014年的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对于未来做出一个预测,他认为“有价值的慢数据,可以预测个性化信息的数据”将更有价值。
而百度CarLife的推出,也正指向了这一未来。装载有百度CarLife的汽车,既是一台出行工具与生活帮手,也可以扩展变身为采集用户行为数据的传感器,通过云端处理,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量化的依据,也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多好用的功能升级。
一方面,数据带来用户价值。例如日本的一些学者通过分析总结机器学习驾驶者的驾驶习惯,提前探测到行车危险;美国某咨询机构研究发现司机加油后80%将会去附近的超市购物,实际上也意味着汽车加油后超市相关广告的接受率也会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数据带来大协同的可能性。如来自汽车的数据被收集起来之后可以被用作车载应用的数据基础。包括:电子紧急制动警示灯系统、道路天气驾驶警告系统、交通信号灯路口环保通行系统、事故现场警示系统、拥堵警示系统、互联保护系统以及手机接入行人信号灯系统等——也就是说,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都有可能因为车联网技术的完善而得到改善。
如果这样的庞大的任务由一家企业来完成,哪怕富可敌国,恐怕也难当其任。但百度CarLife的开放特征,让车联网产业能够集结众人力量:汽车厂商负责打造汽车、主机厂商负责提供车载硬件、开发者负责提升软件内容、百度做好串联与整合……形成一个巨大而有机的生产共同体,从而让产业发展的效率得以提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主流历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实现的每次飞跃,都来源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从石器时代到农耕时代再到工业革命,莫不如此。最近又有人通过研究奥杜韦古文明发现,人类语言的产生来源于对斧子等石器制造方法传承的需要,为生产方式的改变与人类基因进化之间的联系找到了科学证据。
当如今百度CarLife以互联网思维,改变工业文明代表汽车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时,所颠覆的过去,又能否带来全面进化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