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一个名为“全国首例非亲属活肝移植康复一周年”的纪念仪式在成都华西医院举行。无偿捐肝的罗玮与接受者廖红霞坐在第一排,两人拉着手,头靠在一起,咬耳朵说话。
去年3月1日,35岁的已婚妇女廖红霞因肝硬化晚期住进了华西医院,生命垂危;年仅19岁的罗玮悄悄瞒着父母,毅然决定将自己的一半肝脏无偿移植给素不相识、家庭贫困的廖红霞。江苏卫视的《情感之旅》等媒介报道此事件后,在家具厂打工的罗玮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
今年1月26日,还处在康复期的罗玮,入选江苏卫视与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的“感动2005———中国十大真情故事”。在此前后,罗玮共收到了社会捐款15万元。
因为接受社会捐款,罗玮此前的无偿捐肝义举备受网民质疑,罗玮成为了网络争论的焦点,这让原本单纯的她很痛苦。
江苏卫视总监蒋晓平支持罗玮接受捐款的行为:“社会有种观点:英雄应该无私无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大部分情况下,电视机前的观众看了也就是叹息、感动一下就完了。至于这些英雄的将来如何度过,困难怎么办,对不起,我不知道!而对我们媒体人来说,仅有感动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感动之后,我们如何让那些好心人有好报,而不是流泪。”
已举办了两年的“感动”年度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评选,收集了无数像罗玮这样普通人的故事。
2004年,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压力下,江苏卫视改版,力推“全国首家情感特色频道”形象。
作为江苏卫视的主打板块之一,“情感地带”将原有的七档情感节目统一标识,包装成一个系列,打包播出。
“江苏卫视,情感天下”,首先得让“天下”知道,口号才不至于落空。为此江苏卫视策划了“感动: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评选活动。电视台组建专门小组,在全国各地寻找真实的情感故事。
“为和央视《感动中国》较高知名度人物年度评选不同,我们的‘感动’十大真情故事瞄准的是普通百姓,强调的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尊重,体现的是逆境中普通人的人性光辉。”蒋晓平这样解释两者的区别。
“我们当时开着车在外面,分两条线,行程近3万公里,征集感人故事。走了两三个月,收集到大约100多个故事,最后制作完成播出60多个。”制片人徐陵说。
播出的60多个节目,经观众投票初选了20个节目,进入评选决赛,最后评出10个“年度感动”故事,在南京艺术中心举行颁奖典礼。
蒋晓平对第一届评选的效果不满意:虽然一些卫视同行很关注;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但观众的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不够大。
其后,“感动2005”的主办方增加了中华慈善总会,协办方增加了香港亚洲电视台,在评选过程中增加了观众短信投票,活动所有收入全部捐给慈善事业。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2005年度的感动人物、无偿捐肝的罗玮共收到了社会捐款15万元;而刘念友不用再为失学儿童挖煤赚学费了。
从2001年起,每到假期,重庆市开县郭家镇北斗村小学老师刘念友都会下井挖煤。他挖煤挣的钱除了供儿女上大学外,还给自己班上的贫困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买新衣服,但他自己几乎天天吃白开水泡饭和咸菜。刘念友从教28年来,班上从来没有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挖煤助学》这期节目播出后,凤凰卫视吴小莉捐赠了2万元,全国各地捐款4万元,县委书记还专门看望了刘念友,现场排忧解难。现在刘念友已能够专职教学。
“‘让感动成为行动,让好人得到好报’,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帮助。”蒋晓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