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中将》都有谁

2020-09-30 综合 84阅读
王 诤(1909—1978),原名吴人鉴、字凤岗、号雨峰、曾用名王铮,汉族,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9年考入南京军事交通技术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入黄埔军校6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交通大队学员,国民党军9师任无线电台报务员,国民党军18师(张辉瓒部)报务员,红1方面军总部无线电队队长,中革军委总参谋部无线电侦察训练班负责人、队长,红1方面军总司令部电台大队大队长、无线电总队总队长,红1方面军司令部通信主任,中央军委总司令部通信局局长兼红军通信学校校长,中革军委通信科科长,红军陕甘支队成立司令部通信科科长,中央军委3局局长,红军大学2期学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通信联络局局长兼3局局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副局长兼通信学校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3局局长兼作战部副部长,中央军委电信总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3局局长,中央军委通信部部长,邮电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央军委通信部部长兼电讯工业局局长,通信兵部主任兼军事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国防部5研究院副院长,第4机械工业部部长,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4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8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1915年10月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区许家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起给人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红31军第93师师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次作战身先士卒,舍生忘死,骁勇顽强,被人们送一雅号“王疯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772团副团长、769团团长、385旅副政治委员、386旅旅长。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43年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同年10月奉命率1个团赶赴延安。途经山西临汾东北韩略村时,主动捕捉战机对敌实施伏击,一举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服部直臣少将旅团长以下军官20余人,对配合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秋季大“扫荡”起了重要作用。
1945年8月起任太岳纵队副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上党、邯郸、定陶、进军大别山、淮海等战役。夺占南山的惯例,大胆采用撇山攻城、猛虎掏心战术,集中主力攻克琵琶山、真武山,直捣西门,攻城部队刀劈三关英勇奋战,不到两天即攻入城内,全歼守军2万余人,俘获国民党第15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康泽和中将副司令官郭勋琪。此役配合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成为全国五路大捷之一。朱德称此战为“小型模范战役”,第6纵队也由此享有最善攻坚之誉。
1949年他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渡江、西南等战役1950年任川东军区司令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曾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3年回国后,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5月10日于南京逝世。
吴克华(1913-1987)江西弋阳人。1928年在家乡参加农民暴动。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0军1团连长、营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红8军团21师63团参谋长,参加了赣东北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曾两次负伤,仍继续指挥战斗。1934年参加长征,先后任红5军团直属第39团参谋长、红5军13师37团团长,多次率部担负后卫,阻击追敌,掩护主力脱离险境,出色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中革军委的通电嘉奖。1936年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副司令员、第2支队司令员、第5旅旅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反日伪大“扫荡”和反顽作战,为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纵队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41军军长。在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中,率部阻击国民党军,激战6昼夜,击退国民党军11个师进攻,为攻克锦州起了重要作用。后率部参加平津、渡江、衡宝、广西等战役,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新疆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2月13日在广州病逝。
梁兴初(1913-1985)江西省吉安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二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营长、副团长,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东进支队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一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师长,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十六师师长,第十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逝世。
张国华(1914-1972)江西省永新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巡视团主任,第二师六团党总支书记,军团政治教导大队政治委员,河东游击支队政治总计任,陕南游击支队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战士话剧团主任,一一五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鲁西军区第七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四旅政治委员兼湖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河西区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九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十八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才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2年10月20日,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共毙、俘印军7000余人。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2月21日在成都逝世。
胡奇才(1914-197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革命。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军委警卫营班长、排长,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三十三团、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十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团副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六队队长,延安赴山东干部大队大队长,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副司令员,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第一支队司令员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纵队第一旅副旅长,鲁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山东军区第三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四纵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赴朝参观团团长并代二十兵团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顾问组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7月3日在北京逝世。
秦基伟(1914-1977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监护连排长,总部手枪营连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四团团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四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秦赖游击支队司令员,晋冀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一二九师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十五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将军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
他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秦基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原常委,原国务委员,国防部原部长。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陶勇(1912-1967) 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丘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游击队排长、副连长、连长,中共鄂豫皖边区分局保卫队队长,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连长,第十师二十八团营长、副团长、团长,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参谋长,苏皖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共华东党校大队长,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工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于1967年1月21日在上海逝世。
郑维山(1915-2000),河南省新县人。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炮兵连、通信队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八十一团政治委员,红二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八十八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教导团政治委员、团长,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三纵队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0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曾泽生(1902-1973)云南省永善县人。一九二三年考入云南唐继尧所办的军士队。一九二四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一九二五年任黄埔军校区队长,次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一九二九年应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之召回滇,任昆明军官候补生队副队长。一九三七年后,任国民党军第六十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一九四六年起,任国民党东北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吉林守备军司令、第一兵团副司令。一九四八年十月,率部于长春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五十军军长,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