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营的经济

2020-10-29 综合 141阅读

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每年在100万元左右,1978年518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林、牧、副、渔及民营经济发展迅速,199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8亿元, 2000年达到6.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为57∶20∶23。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386万元。该镇以交通发达著称,205国道纵贯南北,省道046线横穿东西。又是张东铁路博小线终点站。镇域自1960年以来先后建有滨州地区石油公司油库、滨州外贸冷藏厂、滨州商业储运公司、滨州浓缩饲料厂、滨州制药厂、省棉麻公司小营采购站、滨州农机公司、木材公司等省、市、区属25家企业。交通便利,工商企业集中,促进了小营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滨城区经济开发区
小营镇是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滨城区经济开发区。
小营镇是滨州市区的“南大门”,素以“华北枢纽”著称,是华东诸省市通往京、津的“咽喉”,交通十分便捷。“205”国道纵贯南北,“046”省道横穿东西。向南30公里是济青高速公路,向北60公里是滨州港,向西3公里是滨博高速,从小营驱车1小时可达济南空港,一个半小时可到黄骅港,3小时可达青岛,当日往返首都北京。小营火车站系张东铁路博小支线终点站,是鲁北是大的物资集散地,日吞吐量5000吨。
小营镇拥有淄博发电厂、沾化发电厂双向输送的电力,建有11万伏、3.5伏变电站两座,可为经济开发区提供充足的动力和照明用电。镇域内“三电”连网、光缆纵横,用户可直拨国际国内程控电话、传真机,可入因特网。移动电话信号已实现无缝隙覆盖。
小营镇北濒黄河,黄河过境12公里,淡水资源极为丰富。该镇东有济青水库,年调蓄能力1.3亿立方米,西有道旭引黄河、道旭请灌渠,流量20立方米/每秒,镇域内引、排水体第配套。该镇土地由黄河淤积而成,土质肥沃。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是胜利油田丰产区。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小营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水利设施齐全,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镇。
1946年以前, 境内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6年9月,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49年,全区粮田面积2246公顷,亩产87.5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改进耕作制度,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52年,全区粮田面积2199公顷,单产96.5公斤,比1949年有所提高。1958年“大跃进”期间,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60年,全区粮田面积1714公顷, 单产61.5公斤,与1949年相比减产近1/3。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落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1965年,全区粮田面积1445公顷,亩产126公斤。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农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农业产量长期低而不稳。1970年全公社粮田面积2267公顷, 平均亩产89.8公斤, 皮棉亩产13.45公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农业生产形势显著改善。1978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222公斤,这是建国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984年全镇粮田面积3140公顷, 单产330.5公斤,棉花833公顷,单产皮棉87公斤。90年代, 小营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农业总产值20389万元。
水稻是小营镇的主要农作物,所产稻米颗粒均匀,腹白粒小,质地瓷实银亮,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远销省内外。1964年,小营区在洼魏村实行稻改,当年获得丰收。1973年, 小营公社在全公社范围内推广稻改经验, 小营成为博兴县有名的稻区。1980年, 水稻种植面积1753公顷,亩产量451公斤,总产量1186.13万公斤。到1991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333公顷左右。自1992年以来受黄河断流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相对减少,产量降低。1998年,镇党委、镇政府实施了“重振稻乡”工程,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公顷,总产量1125万公斤。2000年种植面积1200公顷,总产量1250万公斤。
水利建设方面, 1969年建水利站后,经过20多年的治理,全镇共挖沟渠117条,修建水利设施465座。1998年,结合“重振稻乡”工程,对主要沟渠进行了清淤疏浚,重点对镇境内长10公里、 淤积27年的黄河截渗河及长6.9公里、淤积24年的胜利河进行了彻底清理,在两河下游新建两个截水闸,形成两个长条水库,蓄水量55万立方米。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了引黄灌溉和防汛排涝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镇党委、镇政府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民收入为指导,以育苗、造林和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以营造用材林为主,植建经济林为辅,兼带发展观赏林,提高全镇林木覆盖率。同时,加强林木管理和经济林技术改造,加快了林业发展步伐。截至2000年底,全镇有林地面积2287公顷,经济林200.2公顷,林网覆盖3315公顷,村镇覆盖面积275.8公顷,林木覆盖率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有少数富裕农户饲养牛,主要用于使役,以其为动力耕田、驾车。多数户养猪、羊,家家户户养鸡,沿河村户养鸭、鹅。建国后,本地家畜饲养有了较大发展。农业合作化后,大牲畜归集体饲养,猪、羊由集体和农户分散饲养,鸡、鸭、鹅、兔等,以家庭饲养为主。1978年后,允许社员家庭饲养大牲畜。于是,大牲畜、小家畜饲养量逐年增长,出现了许多饲养专业户。80年代至90年代,出现了养貂、养狐专业户,畜牧养殖初具规模。1997年,小营镇被评为全区畜牧生产十佳乡镇。1998年,镇党委、镇政府把畜牧业列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至2000年底,全镇拥有养殖专业村37个, 专业户500个,养殖基地4个,特种动物养殖场8个,其优良品种有小尾寒羊、 梅花鹿、 獭兔、蓝狐、貉子、肉食狗等。2000年,大牲畜存栏量1.8万头,猪17500头,禽70万只,兔5万只,狐貂18万只,2000年创产值2948.4万元。
小营镇北依黄河,境内人工开挖沟渠纵横交错,坑塘众多,水资源丰富。水域中鱼类资源有6目10科33种, 水生管束植物主要有苇、蒲、藕等。清末及民国时期,本地水产养殖缺乏统一管理,水产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建国后,政府倡导发展林牧副渔,水产资源得以开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产养殖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全镇养殖池塘发展到27个。90年代,镇党委、镇政府积极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水产养殖领导班子和技术指导机构,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积极抓好旧塘改造工作,把高塘改为0.7公顷以上的大塘, 改造旧塘60个,33公顷。在此基础上,结合库塘蓄水工程,开挖新库塘44个,27公顷,扩大了养殖面积。本着宜鱼则鱼、宜苇则苇、宜藕则藕的原则,加强管理,以提高单产为目标,大力发展这一主导产业。1998年,养殖池塘发展到250个, 养殖面积173公顷。2000年,养鱼160公顷,产量66万公斤;苇蒲种植面积54公顷, 产量48.48万公斤;种藕33公顷,产量61万公斤。2000年水产养殖总产值725.9万元。
第二产业 建国初期,小营镇的工业均为加工业,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在春冬两季搞农副产品加工,有油坊、土纺土织、草编条编等副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副业有了较大发展。油坊、豆腐坊、馒头坊、挂面坊都更换了新式机动设备,加工户学科技,用科技,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
70年代后,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1972年,成立装卸队,1982年后改称滨州交通局小营装卸队,并和汽车修配厂组成滨州市通达实业公司。1976年建窑厂。1977年建工艺美术厂,以后该厂成为山东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定点企业,常年经营草编工艺制品。1982年成立建筑公司,能承接技术要求较高的楼房、桥梁及其它建筑工程。1985年建成化工厂。之后,修建“八一”和“油库”两个加油站。1998年,镇党委、镇政府积极探索乡镇企业改革的新路子,“拍卖、租赁、承包”三管齐下,使民营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至2000年底,全镇拥有民营经济业户638家。2000年,全镇实现企业总收入58682万元,实现利税3703万元。
第三产业 小营镇行商坐贾, 条件优越。解放前,有小营、道旭2个较繁荣的商业点,有饭店、包子馆(面食馆)、菜馆、烟酒百货店、旅店、杂货铺、油坊、染坊、理发店等店铺及其他摊点。团包、王祥、朱全、十堡等有集市的村庄每逢集日,各种土产、手工产品、修理加工、饮食行业皆上市设摊。1940年,日军侵占小营,小营境内手工业、商业受到严重摧残,店铺大都歇业倒闭。
1945年6月, 小营全境解放,民主政府对私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个体商业得以恢复发展。1951年,全区商户100多家。1952年,“三反”“五反”中,小营区对私营商业进行了“自查补报”“反偷税漏税”斗争。由于经济政策掌握不稳,限制过多,许多商户歇业或转业,刚刚恢复和发展的个体商业停滞、萎缩。1953年后,先后对粮食、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取缔了自由市场,限制私商营业额、利润额,提高批发价,减少进货点,又使许多商户停业。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区尚有个体商户42户,其中经营副食烟酒的36户,大小百货3户,铁器业3户。至1958年,个体商户一扫而光。1961年,调整商业结构,新批准了部分个体商户,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1980年后,个体商业发展迅速。至2000年底,全镇个体经营烟、酒、糖、茶、布、鞋、服装等百货的有144户,成为流通领域不可缺少的力量。
1946年,组建万顺成供销合作社,1950年许多村集股组建村办合作社,如双庙合作社。是年,小营区供销社发动群众入股。1955至1957年,小营区供销社担负了对全区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将部分私营商业纳入不同类型的改造形式,私营商业者本人过渡为供销社职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体办商业兴起,有企业联营,系统与系统联营等,多数为统一领导,统一核算,共负盈亏,集中管理的联合商业体。至2000年,全镇有集体面粉加工厂4处,榨油厂2处,带锯加工厂3处,饮食服务业163处。
清末民初,境内饮食业较发达。仅道旭渡口就有饭店9处,小营街有包子铺8家,茶馆2家。另外,还有诸多逢集设摊的餐点。日军在道旭、小营安据点后,饮食业仅逢集惨淡经营,较有名气的店面多数倒闭。1945年解放后,饮食业大都恢复营业,因当时忙于支援解放战争,市场虽有恢复,但饮食业仅有小门、小店、小摊点营业。建国后,社会安定,市场繁荣,饮食业发展较快,除个体经营的饭店、酒馆外,区供销社亦设“大众饭店”,所做饭菜以大众化,经济实惠而受欢迎。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个体饮食业大都停业,少部分饭店只经营菜肴,市面上仅存区社经营的“大众饭店”。顾客凭粮票进店吃饭,但手中有粮票者很少,顾客寥寥无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只保留供销社饭店,其他小店面只经营茶水、炒菜,不再经营饭食。1958年,“大跃进”期间,集体或个体饮食业一律停止营业,给人民群众带来许多不便。进入80年代,多种经营成分并存,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至2000年底,集市和乡村饮食店163个,从业人员1587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