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正红旗下》的大姐是(B)A.城市贫民B.老派市民C.新派市民D.正派市民
3.2.觉得作官是“惟一增光耀祖的事”是老舍塑造的哪位市民形象(D)A.祁瑞宣B.小马C.张大哥D.老马
3.3.以“作媒人和反对离婚”为神圣使命是老舍塑造的哪位市民形象(B)A.老马B.张大哥C.祁天佑D.牛老者
3.4.“凡事经小筛子一筛,永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端是使人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是老舍笔下哪位人物的处事准则(B)A.老马B.张大哥C.祁天佑D.牛老者
3.5.《四世同堂》中体现新旧两种文化思想剧烈冲突的人物是(B)A.祁老人B.祁瑞丛毕友宣数局C.钱默吟D.韵梅
3.6.老舍对哪类人物采取漫画式的描写手法(A)A.新派市民B.老派市民C.正派市民D.城市贫民
3.7.《离婚》中的侠义英雄人物是(B)A.赵子日B.丁二爷C.李景纯D.李子荣
3.8.下列对《月牙儿》的描述错误的是(B)A.“我”是一个城市贫民形象B.小福子是一个城市贫民形象C抒写了一个被抛到生活最底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命运D.用“月牙儿”这一意象来衬托弱女子的悲惨生活和悲苦命运
3.9.“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的悲剧体现在下列哪个人物的悲剧中(B)A.《月牙儿》中的“我”B.《二马》中的老马C.《离婚》中的张大哥D.《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
3.10.对老舍小说语言描述错误的是(C)A.俗白、清浅、简明有力B.富有生动性和幽默感C.细腻生动、颇为传神D.明白晓畅的北京话
3.1.老舍塑造的城市贫民形象有(BCDE)A.李景纯B.祥子C.“我”D.小崔E.孙七
3.2.对祁老太爷描述正确的有(ABDE)A.表现出老北京市民身上普遍存在的封建落后性B.善良而又蒙昧,朴实中夹杂着闭塞的老派市民C.最终由柔弱的诗人变成了坚强的战士D.处处讲体面与排场E.最终勇敢地站起来捍卫人的尊严
3.3.对祁瑞宣描述正确的有(ACDE)A.老派市民形象B.不关心国事和家事,没什么理想和追求C.忍辱负重为家尽孝D.是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伦理观念的知识分子E.最终投入宣传抗战之中
3.4.对钱默吟描述正确的有(ACD)A.是一个带有中国古典风味的老诗人B.是老派市民形象C.最终由一个柔弱的诗人变成了坚强的战士D.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E.因暗杀军阀而惨遭杀害
3.5.对《月牙儿》中的“我”描述正确的有(ABCE)A.城市贫民形象B.是一个被抛到生活最底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C.是一个有血肉有心灵的妓女形象D.是文明城市中的“走兽”E.揭示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3.6.对祥子形象描述正确的有(ABCD)A.现代文学中城市下层劳动者形象的著名典型B.最终成为失去灵魂的“走兽”C.被黑暗的环境、腐败的社会锁住而不得不堕落D.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市民的苦难生活E.其悲剧首先是性格悲剧
3.7.下列哪些悲剧体现出“几乎无事的悲剧”(BCE)A.《月牙儿》中“我”的悲剧B.《离婚》中张大哥的悲剧C.《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悲剧D.《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E.《二马》中老马的悲剧
3.8.样子的悲剧是(ABDE)A.社会悲剧B.性格悲剧C.命运悲剧D.心灵悲剧E.旧社会城市贫民的普遍性悲剧
3.9.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体现在(ABCD)A.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上B.北京文化特征的揭示上C.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上D.语言风格上E.“改造国民性”上
3.10.老舍所概括的“官样”北京市民化特征包括(ABE)A.讲礼仪守成规B.爱面子C.侠义心肠D.勤劳善良E.“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
3.1.老舍小说的杰出贡献,是从(文化批判)的立场,继承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对他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社会和市民性格的艺术渗槐表现。
3.2.(老舍)被人们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诗人。
3.3.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形象系列:(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正派市民形象)、(城市贫民形象)。
3.4.(老舍)是中国市民社会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3.5.老舍写得最为出色和成功的,是被称为(老中国的儿女们)的老派市民形象。
3.6.《二马》中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是(老马)。
3.7.《牛天赐传》中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是(牛老者)。
3.8.《离婚》中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是(张大哥)。
3.9.韵梅是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
3.10.祁天佑是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
3.11.牛老者是老舍在(《牛天赐传》)中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
3.12.张大嫂是老舍在《离婚》中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
3.13.牛太太是老舍在《牛天赐传》中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
3.14.《二马》中,老舍塑造的迷信、中庸、懒散、马虎的奴才式人物是(老马)。
3.15.《二马》的故事发生地是(英国(伦敦))。
3.16.《离婚》中的(张大哥)乐天安命,墨守成规,好成人之美。
3.17.《四世同堂》中,最能体现老派市民性格特征的是(祁老太爷(祁老人))。
3.18.“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出自《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祁老人))之口。
3.19.《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经过长期的惶惑、偷生,最终投入到宣传抗战工作中。
3.20.《二马》中,老舍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是(小马)。
3.21.张天真是老舍在(《离婚》)中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
3.22.马克同是老舍在(《离婚》)中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
3.23.赵老师是老舍在(《牛天赐传》)中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
3.24.《离婚》中“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院的广告”的是(张天真)。
3.25.《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在同是汉奸走狗的同伙的私利打击和报复下可耻地死去。
3.26.赵四是《老张的哲学》中的(正派(理想))市民形象。
3.27.李景纯是《赵子曰》中的(正派(理想))市民形象。
3.28.李子荣是《二马》中的(正派(理想))市民形象。
3.29.丁二爷是《离婚》中的(正派(理想))市民形象。
3.30.钱默吟是(《四世同堂》)中的正派市民形象。
3.31.《赵子曰》中因暗杀政客而惨遭杀害的人物是(李景纯)。
3.32.《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最终从一个柔弱的诗人变成了一个坚强的战士。
3.33.小福子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城市贫民。
3.34.洋车夫小崔是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塑造的城市贫民。
3.35.小文夫妇是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塑造的城市贫民。
3.36.《月牙儿》中的(“我”)是一个城市贫民形象。
3.37.《月牙儿》用(月牙儿)的意象来衬托弱女子的凄惨生活和悲苦命运,使小说有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息。
3.38.老舍对(城市贫民)的刻画,具有深沉的抒情性和浓重的悲剧性。
3.39.“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鲁迅)的话。
3.40.老舍小说(《月牙儿》)描绘了美丽纯洁的少女如何在黑暗中被玷污、被践踏的悲惨命运。
3.41.从小说的心理结构来看,《骆驼祥子》是一部(探索灵魂)的小说。
3.42.老舍通过祥子的悲剧,探索了(城市病态文明)对人性造成的冲突和伤害。
3.43.在对城市贫民形象的塑造上,老舍小说体现出(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的悲剧特征。
3.44.在对老派市民形象的塑造上,老舍小说体现出(几乎无事的悲剧)的特征。
3.45.老舍小说的京味首先表现在他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
3.46.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还体现在对北京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揭示。
3.47。老舍爱用(官样)来概括北京市民文化的特征。
3.48.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里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批判)意识。
3.1.为什么说老舍是“中国市民社会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3.2.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3.简析《离婚》中张大哥形象。
3.4.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形象。
3.5.简析老舍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
3.6.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丰形象。
3.7.简析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
3.8.简析《四世同堂》中钱默吟形象。
3.9,简析老舍塑造的城市贫民形象。
3.10.简析《二马》的悲剧特征。
3.11.简析《离婚》的悲剧特征。
3.12.简析老舍小说对北京文化特征的揭示。
3.13.简析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3.1.为什么说老舍是“中国市民社会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答:老舍小说的杰出贡献,是从文化批判的立场,继承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对他所熟悉的北京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老舍一生不懈创作,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如椽巨笔,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等长篇佳构,以及《月牙儿》、《断魂枪》、《我这一辈子》和《柳家大院》等短篇杰作,逼真而生动地展现了在古城文化氛围中生成的特有的市民文化,构筑了一个千姿百态的市民世界,描绘了一幅现代北京市民的“清明上河图”。正因为如此,老舍被人们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诗人,是中国市民社会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3.2.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答: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大致可分为四个系列: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正派市民形象和城市贫民形象。(1)老派市民是时代的落伍者,因循守旧、怯懦苟且,是深受传统因袭的乡土中国的子民。(2)新派市民接受了一些新式教育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熏陶,一味地追逐新潮,却只是浮光掠影地从中摘取片言只语来妆点自己,承袭了他们前辈的苟且与怯懦,成为灵魂日渐堕落的一类人物。(3)正派市民大都是质朴善良的城市平民,他们都是侠客或实干家,从这些人物身上,让人看到传统小市民的生活理想。(4)城市贫民生活在市民社会最底层,他们的生活异常艰辛,其悲惨命运充分说明了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3.3.简析《离婚》中张大哥形象。答:张大哥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市民,他乐天知命,墨守成规,好脾气,讲交情,好成人之美,“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作为财政所的科员,他整天忙着串科室,为别人操劳办事,调和矛盾。张大哥的处事准则是:“凡事经小筛子一筛,永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端是使人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张大哥最不喜欢摔跟头。他的衣裳、帽子、手套、烟斗、手杖,全是摩登人用过半年的,而顽固老还要再思索三两个月才敢用的时候的样式和风格。”他的生活理想不大,对儿子并无奢望,只希望凭着托人情的方法使他大学毕业,当个小科员,“作事不要太认真,交际可得广一些,家中有个贤内助——最好是老派家庭的,认识些个字,会生白胖小子。”从张大哥身上,作者展示和讽刺了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哲学和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
3.4.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形象。答:祁瑞宣是《四世同堂》中的重要人物。他是这个“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的长孙,受过现代文化的教育,有爱国心,有着一些现代意识;但他又是在老北京文化氛围中熏陶出来的大家庭的子孙。他受现代文明的濡染,有着对美好未来和自由爱情的向往,却又承袭古老传统的负担,为了父母、祖父不流泪而违心接受一场无爱的婚姻,为自己在孤寂怅惘之余找到一丝安慰。他有一颗真挚的爱国心,“在国旗下吃粪,也比在太阳旗下吃肉强”!却又因家庭的重负,于是,只能鼓励三弟去为国尽忠,而自己忍辱负重为家尽孝。他不愿与汉奸同流合污,却又因家庭负累而不能为国尽忠,不断忍受灵魂的痛苦,在遭受外国神父侮辱之后,为养家糊口到英国使馆去谋职,这正是那些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伦理观念的束缚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时不能也难以保家所造成的精神痛苦。最后,在兄弟瑞全的帮助下,祁瑞宣经过长期的惶惑、偷生,终于投入到宣传抗战工作中,从他身上,我们看到新旧两种文化思想的剧烈冲突和这种冲突造成的他灵魂上的不安和痛苦。
3.5.简析老舍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答:老舍笔下的新派市民形象,写得相对比较单薄,主要是采取一种漫画式的描写手法,刻画得不如老派人物那样血肉丰满。这类人物有小马(《二马》),张天真、马克同(《离婚》),牛天赐、赵老师(《牛天赐传》)、祁瑞丰(《四世同堂》)等。这一类人物与老派市民一样生长于封建宗法制的小生产者的社会土壤,可以说是老派市民的后代。然而,他们接受了一些新式教育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熏陶,一味地追逐新潮,却只是浮光掠影地从中摘取片言只语来妆点自己,失去了祖辈父辈的淳厚与热诚,承袭了他们前辈的苟且与怯懦,成为灵魂日渐堕落的一类人物。
3.6.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丰形象。答:《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是一个新派市民的代表,更是这类人物的最为可耻者,老舍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毫无保留地进行嘲讽,瑞丰“长得干头干脑,什么地方都仿佛没有油水”,因此,他特别注意修饰自己,“凡是能以人工补救天然的,他都不惜工本,虔诚修饰”,拼命学习时髦和文雅,却失去了家传的纯朴,他从不关心国事和家事,也没有什么理想和追求,“所注意的永远是最实际的东西与问题”,他“永远不和现实为敌,亡国就是亡国,他须在亡了国的时候设法去吃、喝、玩与看热闹。即使吃完就杀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生活完全为口欲而存在,失去了对精神和理想的追求。这样一个贪图享受的无聊之人,在北平沦陷后不久,便受不了生活困苦的煎熬,甘心充当连敌人也看不起他的走狗和帮凶,在洋味中更加上了一种汉奸味,最后在同是汉奸走狗的同伙的私利打击和报复下可耻地死去。
3.7.简析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答:老舍塑造了一系列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形象,老舍在描写老派市民愚昧落后、因循守旧和新派市民的庸俗无聊、浅薄可笑的同时,没有放弃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于是,常常带着较为传统的观点构思他理想中的市民性格。这类理想市民有赵四(《老张的哲学》)、李景纯(《赵子日》)、李子荣(《二马》)、丁二爷(《离婚》)、钱默吟(《四世同堂》)等。这些人物大都是质朴善良的城市平民,他们都是侠客或者实干家,从这些人物身上,让人看到传统小市民的生活理想。
3.8.简析《四世同堂》中钱默吟形象。答:钱默吟是一个带有中国古典风味的老诗人,他酷好陶渊明的诗,在他的生活中,有诗、有画、有花木、有茵陈酒,过着与世外隔绝,与邻居也几乎不交往的田园生活。他还是个有民族气节的诗人,深深知道自己能够平静地tJ由生活全是因为国家的安定,在国家遭受灾难时,他表示甘愿为国捐躯,“钱先生是地道的中国人,而地道的中国人,带着他的诗歌,礼义,图画,是会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日本侵略者把他逮捕入狱,使他家破人亡,也使他终于由一个柔弱的诗人变成了一个坚强的战士,从事秘密的抗日宣传工作和暗杀活动。在钱默吟的身上,作家开始自觉地从传统文化中去挖掘民族精神的力量,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在作者看来,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振兴的精神力量。
3.9.简析老舍塑造的城市贫民形象。答:城市贫民形象系列在老舍小说中占着重要地位。这类市民形象有祥子、小福子(《骆驼祥子》)、“我”(《月牙儿》)、老王家的小媳妇(《柳家大院》)、洋车夫小崔、剃头匠孙七、小文夫妇(《四世同堂》)等等。对于底层城市贫民的描写也是老舍小说最丰满、最有抒情气息的部分。这是因为,老舍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亲身经历,使他熟悉市民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情状,也使他更多地接触到社会黑暗与残酷,体味到人生的艰辛与磨难,因此他笔下的这类人物形象更显生动感人。
3.10.简析《二马》的悲剧特征。答:老马的悲剧是人物不知自身悲哀的悲剧,老马先生是一个在老北京封闭的文化传统中熏陶出来的老派市民,是“老”民族里的“老”分子,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时,把他放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在帝国主义民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国度中,他死抱着陈腐的规矩,过时的理想和不值一文的面子,在让人忍俊不禁的笑声背后,却又有一种压抑的悲凉感,让人看到了在世界潮流冲击下依然陈腐愚钝、封闭保守的老中国儿女的文化心理,有着一种压抑的悲凉感,透露出老舍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下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思考。
3.11.简析《离婚》的悲剧特征。答:《离婚》体现了悲剧人物自觉不自觉去制造别人的悲剧,张大哥这个一切人的大哥,他的生命浸泡于说媒拉闲、讨好敷衍的北京文化之中,人的价值已被吞没,却自以为操纵着人们的心灵,见缝插针地去制造别的同类,使不满旧式婚姻的同事老李把乡下的家眷接来同住,使他由对“诗意”的追求回到沉闷的现实中来,不断地制造着人性沦落的循环。最后,自己的儿子被抓进监狱却束手无策,儿子出来以后,作为好人的张大哥则又拾起那套人生哲学,如鱼得水地畅游其间,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使人体会到一种践踏人生异化心灵的悲剧氛围。
3.12.简析老舍小说对北京文化特征的揭示。答:老舍对北京文化特征有着独特的揭示,在他笔下,写得最多的也最为出色的是对于北京市民庸常人生的抒写,即所谓老北京市民的人生世相,体现在他对于老北京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的揭示。老舍爱用“官样”来概括北京市民文化的特征。在这种文化中,讲礼仪和守规矩成为老舍小说经常涉及的一个方面,在老北京这个市民社会中,无论是豪门贵族,还是市井平民,都讲究礼节,重视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在下层市民身上,讲礼节重规矩成了他们的一种心理特征。贩夫走卒都讲礼节,老马为了面子,赔钱送礼,请人吃饭,老李(《离婚》)的家眷从乡下来到北京城里同事要送礼,张大哥的儿子从狱中出来也得送礼,祁老人虽出身贫民,却自幼在北京长大,也染上满洲贵族人遗下的许多规矩,“凡事都要讲礼节”,“别管天下怎么乱,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这种文化甚至也影响到北京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祁瑞宣正是老北京文化在新思潮冲击下形成的一个矛盾性格,北京文化形成了他温柔和善的性格和静穆雍容的外表,遇任何事都缺乏青年应有的冲动和兴奋。
3.13.简析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答:老舍一生致力于他的语言艺术的锻造,追求一种俗白、清浅、简明有力的语言风格,这与他所描绘的市民社会正相适合。老舍在“努力去找现在的活字”,“在活字中求变化,求生动”,“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言语与风格》),力求“把一切东西都写得活活泼泼的,就好像一个健壮的人,全身的血脉都那么新鲜流畅。”(《景物的描写》)。老舍长期生活在北京,北京话成为他小说语言的主要来源,他的语言是明白畅晓的北京话,并且有声有色,可谓当行本色。不仅如此,他也擅于巧妙运用一些市井方言来形成他独特的京味风格,选择一些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的土语方言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感,也正是运用这种京味语言,老舍构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市民世界,也使京味成为老舍小说的一大特色。
3.1.结合《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谈老舍对老派市民形象的塑造。
3.2.结合《月牙儿》中的“我”谈老舍对城市贫民形象的塑造。
3.3.分析《骆驼祥子》的悲剧意蕴。
3.4.分析老舍市民世界的悲剧色彩。
3.5.分析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3.6.对下面一段话进行分析:“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三年写作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