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环境与时间的距离

2020-05-04 情感 52阅读
如何克服新环境中的不适应感
人们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一个温暖和安全的家,有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无忧无虑。一旦考上了大学、中专或当兵服役,离开了父母和亲朋好友,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有些人会非常想家、想父母、想亲戚朋友,有些人会感到不能适应,常常会产生烦恼、苦闷、心神不定的情绪,有的甚至精神恍惚。这正像婴儿断奶时,会有一段时期的不适应一样。那么,在新的环境里,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呢?

要确立共有意识。当你在新的环境中,感到难以适应时,不要焦虑,不要烦恼,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有不适应感。要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关系的熟稔,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和了解,大家都能渐渐地适应,你也完全能适应。确立共有意识,明白不适应的普遍性,有助于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强积极投入新生活的信心。

用文字倾诉情绪。一个人在悲痛万分时,让他爽爽快快地大哭一场,能减轻其悲痛;一个人在极其愤怒时,让他向别人原原本本地诉说一番,能缓解其愤怒的程度。同样,当你在新的环境中感到不适、孤独、烦躁、焦虑甚至忧郁不安时,你可以用倾诉的方法来稀释。你可以写日记,用文字来详尽地写下自己的思念、忧虑,以及自己的一切确确实实存在的感觉,毫不掩饰地写下来,然后再读一遍、两遍,甚至三遍。这样,你的心情会有所好转,会感到轻松些。因为写和读,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声的对话,是一种有益的发泄。

在内心树起榜样。对新的环境不能适应,感到无可奈何、无所适从,从根本上说,就是还没有认可新的环境,自己与环境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的缩短及消除,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你,而是只有改变你自身适应环境。如何改变自己呢?你可从读过的文学作品、看过的电影、电视中仔细地回忆,选择一二个与自己的情况基本吻合的形象作为学习模仿的榜样,看看他们是怎样在新的环境中接受新的事物,或者干脆把自己假设成是某个角色,像这个角色那样举手投足、待人接物,时时用内心的榜样对照自己,检视自己的言行。当然,这个角色一定要与你现实中的身份大体一致。心中有了榜样,言行有了模仿的依据,自信心就足了,新的生活环境就会被你完全认可。

强化自己的兴趣。如果你喜爱书法,那么,在思念之情、烦躁之意即将上涨时,不妨铺开白纸,练练书法;如果你爱好唱歌和音乐,那么,在孤独之神、无聊之魔即将袭来时,你不妨引吭高歌,或操起乐器自弹自唱,用你的爱好和兴趣,来弥补自己的空闲和孤寂的心。对新的环境不能适应,其表现主要是不习惯、不如意、不自在,因而想念熟悉的家,亲近的人,想念原先熟悉而方便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是长期形成的,是自己最熟悉的,适当地强化,可增强对环境的亲近感,达到以熟带生的目的,也可冲淡和分散自己的思念,改善自己的不适。强化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旦进入了角色,就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快感,浑身自由自在。同时,你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引起具有同样兴趣的人的共鸣与共赏。这样,话题有了,沟通多了,友谊也就自然产生了。

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在安静、空闲、慵懒之时,人是最容易引发思念、最容易产生烦恼和伤感的。在新的地方,往往是人生地不熟,交际少,活动少,空闲的时间倒反而多。对此,你可适当地增加一些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如打球、登山、骑车、逛街、下棋等。使自己一到晚上就感到疲惫,以增加睡意,人一旦想睡,就不会想来想去了。而且,运动量加大了,胃口就好,即使饭菜不对味,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往往捧住就吃。一段时间后,也就慢慢地习惯了。更重要的是,打球、下棋等活动本来就是集体性的,是参与和竞争的表现,有助于扩大交际范围。

加强与同学同乡的联系。同学和同乡的概念是相对的,同班是同学,不同班、同校但同届的或者是不同届的也可称同学;同乡的含义就更宽泛了,到了外县,同一县的人就是同乡;到了外省,同一省的人就是同乡。上了大学或当了兵,过集体生活,在几百几千以至上万人的集体中,总可以找到一些同学或同乡。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应多与同乡交往。如果他们在那个地方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那他们便会带你去熟悉新的环境,会告诉你一些你以后应该知道的风俗习惯,使你尽快适应新环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