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斯大林创造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苏联的发展只能起到阻碍作用,

2022-08-19 综合 73阅读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1. 特点
(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2. 形成的原因
(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制的社会文化基础。
(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错误的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等则是其主观因素。
3. 评价
(1)该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二战后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该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形成脱离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但这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失败了。我国探索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符合我国实际,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国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