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名词解释:冈崎片段

2022-04-17 社会 246阅读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发现:
  DNA复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分段合成,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称冈崎片段,细菌冈崎片段长度1000-2000核苷酸残基,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100-200核苷酸残基.在连续合成的前导链中,U-糖苷酶和AP内切酶也会在错配碱基U处切断前导链,任何一种DNA聚合酶合成方向都是从5'向3'方向延伸,而DNA模板链是反向平行的双链,这样在一条链上,DNA合成方向和复制移动方向相同(前导链),而在另一条模板上却是相反的(后滞链)。那么在复制叉中新链是如何合成的呢?1968年冈崎(Okazaki)及其同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回答了这一问题。冈崎片段名称就是源自最早发现团队的领导者,也就是冈崎令治与冈崎恒子(一对夫妻)的姓氏。其团队是在研究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DNA复制情形时发现此现象。
  一组短的DNA片段,是在DNA复制的起始阶段产生的,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在大肠杆菌生长期间,将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中,就可证明冈崎片段的存在。冈崎片段的发现为DNA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