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固化,上流社会已经把利益分配光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太复杂了
穷二代、富二代、体制外的二代与体制内的二代……因家庭出身不同带来的代际分化已成为转型期中国的突出问题。造成二代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各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面对代际分化?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二代”体,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特点,揭示代际分化的深层原因,探讨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编者
游荡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
二代农民工向往城�却因户籍�家庭背景等原因不被城所接纳
快两年了,王东一直在朝阳区金盏乡打工。上世纪90年代,王东的父母就从安徽巢湖老家到金盏乡打工。几年后,他随父母来到这里,并在民工子弟学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但由于没有户口,小王在无法高考,所以初中毕业后只能回安徽老家上学,并在当地考上了大专。 年,大专毕业的他又回到了金盏乡,但一直没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在附近的小厂打零工。
没有户口,意味着王东不能享受到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父母都是外来的民工,王东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每月多元的工资,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谈到以后的生活,王东一脸茫然:“我不想回老家生活了,但在城里也看不到发展前途,先在这边熬着,慢慢找机会吧。”
王东的生活状态,正是大多数二代农民工的真实写照。这些年,确实有一些二代农民工通过自身努力摆脱了贫穷、成就了事业,但大多数人还是由于家庭条件差、生存状况难而游荡在城乡之间,成为“边缘人”。他们来自农村,却由于在城生活而对农村疏远;他们向往城,却因生活压力、户籍、家庭背景等原因不被城所接纳,很难分享现代生活的快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父辈相比,二代农民工也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他们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会穿西装、打领带,喜欢使用新款,普通话说得不错。除了干活,他们还喜欢考虑自己的将来,尽管这种筹划往往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李焕今年18岁了。自打他记事起,父母就把他留在山东的爷爷奶奶家,自己则外出打工。由于缺乏督促管教,李焕学习很不好,上到初中就不愿意再继续读书了,索性随父母来到了。
“刚来的时候,一下就被丰富多彩的城生活迷住了,特别兴奋。”李焕说。但没多长时间,他就发现虽好,属于他们家的却不多,他父母在通州区打工,住的间又小又乱,每天累得回来倒头就睡,几乎没有空闲时间。
16岁的时候,李焕拥有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父母打工的厂里做杂工,干了不到三个月,他不做了。“活太累,我根本干不下来。”李焕说,之后他在餐厅干过服务员,在大街上分发过单,工作总是换来换去。
谈到今后的打算,李焕倒是很干脆:“走一步看一步,还能有什么打算?现在对我来说,不指望能在安家、落户、子,就希望赚一些本钱,以后可以做生意。”
专家认为,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要求他们回到农村,安心务农;也不能一味指责他们贪图享受,他们有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权利。应当加速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农村土地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尽快消除造成城乡差别和工农不平等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管理模式,为他们在城提供更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找工作莫成“拼爹”游戏
一定程度上来说,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往往不再是成绩、能力,而是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近期,网络上有两篇文章引起很多人共鸣。一篇是《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描述了家庭较穷的人努力多年才达到和出身富裕者一样的生活水平。这是高考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后来,网络上又出现一篇题为《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文章,作者详述自己上大学及毕业后的生活窘状,反映了由于家庭出身不同而带来的巨大差距,任其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知识改变命运”,曾经是多么响亮的一句口。如今,这句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真理的话语,却引来了诸多质疑。近年来,很多大学毕业生发现,一定程度上来说,决定他们就业状况的不再是成绩、能力,而是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套用一句网络语:“找工作变成了比拼父辈财富和权势的&uot;拼爹&uot;游戏”。据某媒体在、浙江、河南等地7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名受访者中有70%的人认为,在就业应聘中或多或少遭遇过来自家庭状况的压力,65%的应届毕业生表示最担心家庭状况使自己在求职应聘中处于不利地位。
杜纯是四川一所高校新闻系的研究生。从研二开始,他便到某媒体实习。由于机会难得,杜纯平时工作就非常勤奋,急活、累活抢着干,从不抱怨。他的表现得到认可,实习单位口头许诺他毕业后可以来工作。然而,到最后应聘阶段,杜纯却并未得到任何职位。事后他才得知,最后入围的人大多有关系,至少也得到相关领导的推荐,而他没有任何人脉资源,只能接受这一结果。
相比而言,孙宇算是很幸运的。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农家孩子,孙宇去年大学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进入一家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工作,福利待遇都很不错。但入职培训时,他看见好几位并没有在之前的笔试、面试中出现的新同事。他以为对方是补招的员工,后来听同事一说才知道,人家家里早就把工作安排好了,“笔试、面试都不用参加,指标都是从总部直接下来的。”孙宇说。
工作后,孙宇也有一点郁闷。由于不愿得罪那些有关系的新同事,经常得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儿。“累得要命不说,干得不好还要挨批评。”孙宇说,“但像我这样既没关系、又没背景的&uot;贫二代&uot;,除了拼命工作,还能怎么办呢?再说,我现在的工作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
记者采访时发现,大学生们在看待“就业难”时都很理性,认为是多种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他们对由于能力不足、经验不够导致的招聘失败,并没有多少怨言。但是,如果因为家庭背景不如别人而落败,总会感觉心气儿不顺。
某高校一位大学老师坦言,一般情况下,从“最底层”上升到“大众层”比较容易,只要付出努力总会有相应回报。“从我教过的研究生来看,他们在毕业之初想进入学术界、机关或媒体,开始自己的事业历程,并不是难事。但再想往上发展,就不那么简单了。个人努力只是参考因素之一。”这位老师说,我们不否认其中一部分人会成功突围、脱颖而出,但更多的人只能按部就班,“泯然众人矣”。
当然,反过来说,只靠“关系”也不行,如果能力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关系”也不会那么好使。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学生工作的杨老师认为,虽然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穷二代”和某些人比起来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但只要调整好心态,通过后天的努力也可以逐步改善经济状况。“拼爹”游戏固然存在,但在现状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不能只会抱怨、应该更加积极,“穷二代”更应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
减少“贫穷世袭”的忧虑
增强就业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快户籍制度等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前不久,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公开表态不愿生育“穷三代”,理由是“穷二代”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注定要在艰难的环境下挣扎,改变世袭贫困命运难上加难。再说,本来已是“奴”,如果生了孩子,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就成了“孩奴”,岂不一辈子活在“奴隶社会”?
或许有人说,不愿生育“穷三代”暴露出一些年轻人只懂现实享受、心理素质太差、对未来预期过于悲观。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与其讨论“穷二代”为什么没有信心生育,不如正视他们对改善生活、期待公平的呼唤。不愿生育“穷三代”,生动反映了他们对贫穷代际传递、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忧虑。
南开大学管理学院的郭大水教授认为,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现在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阶层固化,底层社会成员改变地位、向上流动的机会在减少。“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代际之间的社会壁垒,造成教育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对于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社会和谐稳定都非常不利。”
专家,近10年来,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已接近0.5,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严重滞缓,这是造成 “穷二代”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体制障碍让社会流动机会减少、流动成本提高。例如,教育是现代社会流动的最主要机制,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后全面收费以及就业难的出现,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也越来越难了。
从根本上说,阶层固化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改革。多年来,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际上过于追求增长速度,把应该配置到社会领域的资源也配置到经济领域。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没有及时调整,严重侵蚀了人们公平获得资源的机会。美国、日本和拉美在经济起飞后最终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根源就在于是否及时、正确地实施体制改革和加强社会建设。
郭大水认为,目前很多制度设计都在积极保护弱势体权益,例如严格的公务员招考制度、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等,但当务之急要强化实施。遏制愈演愈烈的“拼爹”游戏还须加强制度约束,增强就业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大对就业“关系户”的惩罚力度。要从最基层开始,促进社会成员的合理流动,消弭不同二代之间的鸿沟,让“穷二代”感到生活有奔头,相信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值得注意的是,“穷二代”人力资本弱、社会资源少,要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摆脱困境很难。这需要外部力量的导入。郭大水建议,应该加强对“穷二代”的人力资本投入,特别是加强对二代农民工的培训,使他们拥有可以在城立足的一技之长。同时,加快户籍制度等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对弱势体的保护作用。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贫穷,本不该继承
杜海涛
贫穷的继承是可怕的,如果贫穷者缺乏改变命运的机会和机制,其危险性更加可怕。改变命运,“穷二代”需要全社会共同的支持与搀扶
“价高涨,让我们无奈、彷徨;曾经的理想更加遥远。三十难立的痛楚自己知道,‘穷二代’的挣扎谁人知晓?”网上,一位年届而立的“穷二代”帖子,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更多80后步入而立之年。是有有车,职场得意,还是婚姻美满?一个“立”字,让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面临沉重的压力。
三十“难”立,对“穷二代”更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财富不断增加,但收入差距也在加大。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元,收入明显低于他们的父辈。而即便念完了大学,对多数农村家庭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来说,毕业后仍然面临着就业、成家等一系列难题。和其他阶层的二代相比,他们总是处于弱势。
“穷二代”是财富、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抓住机会的“富一代”积累了资本,通过传承给“富二代”,使其获得财富优势;而“贵二代”依靠父辈掌握的社会资源,享有更多的优先权。“穷二代”收入少、起点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穷二代”更是机会不够公平的问题。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教育投入欠缺,使本来就不处在相同起跑线上的“二代”之间竞争雪上加霜。即便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高昂的学费也使很多家庭难以支撑。由于缺少人脉资源,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更加恶化了“穷二代”的处境。再加上价涨、物价高、看病难等一系列民生难题,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生活信心。
贫穷的继承是可怕的,如果贫穷者缺乏改变命运的机会和机制,其危险性就更可怕。没有人脉资源、缺乏社会支撑的“穷二代”,必须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改变自身命运。在这个过程中,单凭“穷二代”单打独斗难以实现,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支持与搀扶。
一方面,全社会要为“穷二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障,容他们有回身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创造公平的机会,让“穷二代”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因为相对于收入差距拉大等结果的不平等,人们更不能容的是机会的不平等。户籍限制、就业门槛……在机会不平等的背后,实际上剥夺的是个人发展的选择权,是个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和资格。这是阶层固化、代际分化的根本源头。
保障机会公平,当务之急是重视教育。不仅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更要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其次,铲除就业、户籍、住等门槛,约束权力滥用,严防滋生,为每个人参与社会竞争、实现阶层跃升提供同样的可能,从源头上祛除“穷二代”的“贫困心病”,让他们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穷二代”自身也应发扬父辈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敢于拼搏,永不言弃,努力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