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片得要写一篇一千字的!

2020-05-04 健康养生 127阅读
供参考: 现代快报http://dz.xdkb.net/old/html/2008-09/08/content_64442119.htm
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
潘朝曦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友情推荐
洪昭光是我国著名的养生专家,他的很多养生观点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本书中,潘朝曦教授全面颠覆了洪氏的养生理念。潘朝曦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牛奶并不适合中国人的胃;生命在于运动并非真理,运动不当反而摧残健康……这些大胆言论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言之有理?请读者看后自己评判。
[上期回顾]
近年来,城市中性早熟儿童比以往明显增多。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其中饮用过多牛奶是罪魁祸首。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普遍偏胖。不少学者指出肥胖主要是与孩子养殖类动物肉类或洋快餐吃得多有关。其实这只讲对了一个方面,牛奶才是变胖的主要原因。
牛奶蛋白的另一危害是引发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寿命的三大杀手之一。据《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年9月第22卷第5期“牛奶蛋白与1型糖尿病”的国外研究文献综述指出:牛奶尤其是牛奶中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可能是引起1型糖尿病的重要饮食因素。1型糖尿病易感者的发病与婴儿期进食牛奶有关。1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BB大鼠和NOD小鼠在断奶初期给予牛奶或BSA,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1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可以检测出BSA及其他牛奶蛋白抗体,和BSA抗体结合的自身抗原,可能是胰岛B细胞中分子量为69000的蛋白质。
除上述以外,有报道称多饮牛奶还易引起心脏病、高血压、青春痘、胆石症、闭经等多种病症。另外,牛奶与人奶比还缺少保护婴儿健康的多种免疫物质,且引发感染的机会也多。全球资料表明,非母乳喂养儿腹泻患病率要比母乳喂养高25倍,死亡危险高10~15倍。
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牛奶该不该饮,说法不一。恰与此诗相似,身在其中,往往当局者迷。现在我们看看外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1990年6月6日,美国著名报纸《今日美国》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了题为“健康生活东方优于西方”的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合理正确的,美国人应效仿东方饮食习惯,控制牛奶和肉制品的摄入。”文章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根据坎贝尔教授在中国的研究。1983~1989年,在坎贝尔教授的组织下,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权威机构合作,在中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3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发现,中国的肥胖者比美国少得多,患心脏病、直肠癌和乳腺癌的比率也比美国少得多,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
2003年12月12日,距离《今日美国》的头版文章刊出13年之后,坎贝尔博士在上海举办的东方科技论坛第38次学术研讨会上再次对东西方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做了比较。
坎贝尔教授在题为“东方营养学的未来及西方营养模式的启迪”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不要重复西方国家在饮食结构不合理方面所付出的代价,特别是美国快餐所引起的营养不平衡导致的肥胖症。坎贝尔认为,中国人普遍、大量地饮用牛奶,使动物蛋白质摄入大为增加,也给不断发展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继而使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由此导致公共和个人医疗开支逐年递增。
坎贝尔指出,摄入少量的动物蛋白是安全的,但如果过量,癌细胞就会被高蛋白“催发”,导致迅速扩散。有些科学家不相信这一结果,做了类似的实验后发现,确实如此。“那么,我的良好健康处方就是: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健康带来多种益处;吃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此类食品包括奶制品、肉类和鸡蛋。”坎贝尔教授说。
黄建始教授认为:“肉、蛋、奶等动物源性蛋白吃得太多会带来许多健康问题,如肥胖等。”另一位名叫甘茜莲的挪威人也撰文指出,中国人全民喝牛奶运动是在盲目仿效西方。现转引如下:
老外看中国:全民喝牛奶运动是在盲目效仿西方
甘茜莲(挪威)文 Jackie编译
没有人能够否认,在过去15年,中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过去,拥有一台冰箱或者一支自来水笔都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现在,中国的中产阶层们,就和西方国家的中产阶层一样全副武装,从手机、私家车、大面积住宅到孩子接受私立学校的教育,只要你说得出来,他们样样都有。由于过去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中国人现在想要好好享受一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类的天性之一就是想要尝试所有新的事物,哪怕这件事可能带来危险。比方说,地球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偏偏有人执迷不悟,认为那些可怕的统计数据和自己沾不上边。而当西方许多国家的人们为了减少罹患心脏病、肥胖症和中风的可能而纷纷选择自行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时,中国人却和美国人一样,依然顽固地热衷于买车和开车。作为一个如此聪明的民族,中国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此外,中国人还在犯一个错误,就是在这几年的广告攻势之下,在中国人当中掀起的全民牛奶运动。根据公布的数据,有许多中国人天生对乳酸和乳糖过敏。尽管如此,人们对牛奶还是抱有极大的热情,比起对待可口可乐的态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以前读过的书上说,中国人最初对外国人身上的奶味是相当难以忍受的,可见牛奶本身在中国是不受待见的。但是,中国人对牛奶的态度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广告,而美国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年,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而开始戒烟,烟草商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开发亚洲市场。如今,奶制品公司的做法与烟草商们如出一辙。由于西方人不再相信牛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神话,他们开始从豆腐或豆奶等食品当中摄取钙质和其他营养。这样一来,奶制品市场就变得越来越不景气,生产商们也陷入困境。这时,他们就想到了中国。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对一切西方的生活方式都趋之若鹜,牛奶也不会成为例外。
或许你会认为我这是危言耸听的片面之词——毕竟,对于牛奶的好处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让我告诉你吧:作为一个典型的欧洲人,我从小在挪威长大,我的母亲和其他许多人都坚信,牛奶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于是我每天在清晨、上午、晚饭和睡觉前都要喝牛奶。但是,我的抵抗力依然很差,每年有3个月都在请病假。后来,我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健康有了一些好转。
但情况在我几年前来到中国后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入乡随俗地开始吃中餐并停止喝牛奶,我不仅摆脱了肥胖的困扰,更变得非常健康,几乎从没有生过病。可见,牛奶并不是健康保护神,中餐对人的身体更有好处。研究结果显示,有一半人属于对牛奶过敏的体质,因此至少有一半人是天生不适于喝牛奶的。而即使对牛奶不过敏,牛奶也不见得真能促进健康,根本原因在于牛奶本来是用于喂养小牛而不是喂养人的。人和牛的消化系统有很大区别,牛奶适合小牛而人乳才适合小孩。而人类固执地将牛奶纳入食谱,难免会带来很多问题。尽管牛奶当中富含钙质,但真实情况是,这种钙质不仅对人来说过于粗糙,而且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此外,奶牛吃的草是打过杀虫剂的,喝的水是被污染过的;为了让奶牛在短时间内迅速长大或者为它们治疗乳腺疾病,人们通常会给它们喂食各种催长剂和抗生素,而这些药物最终都进入牛奶并被人喝进肚里。因此,喝牛奶不但不会促进健康,还有可能给人带来危险。
不仅如此,牛奶和其他奶制品还可能引起心脏病、儿童期肥胖、过敏、抑郁症和胆结石。我朋友的孩子当中,有许多都有各种各样的过敏症,我认为这与他们平常喝的牛奶当中的添加剂、抗生素等各种化学物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负担对孩子的身体实在是太重了,牛奶几乎成了一种健康杀手,使孩子最终被哮喘和过敏等病症困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