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南北均可种植,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各类农田、农业观光园、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荒坡野岭、花盆、阳台都可以种植,但疏松肥沃、持水性好的土壤可提高产量。葫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而开花、结果期土壤、空气湿度过高则花和幼果易腐烂。葫芦是喜温植物,种子15℃开始发芽,20~30℃为发芽的适宜温度,30~35℃发芽最快,生育适温为20~30℃,15℃以下生长不良,10℃以下停止生长,5℃以下开始受害。葫芦属短日照植物,要求有较强的光照,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病害少。
2 栽培技术
2.1 整地施肥 冬前铺肥深耕,一般亩施优质圈肥4000~5000kg,入春后整平做畦,畦宽2m,两畦间的作业道宽0.6~0.7m,畦高0.1m。
2.2 播种、育苗、定植 用苗床育苗时,长江流域一般3月上旬播种,黄河流域3月下旬播种。育苗要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用70℃热水烫种,并迅速搅动,当水温降到30℃时浸种10~12小时,然后在28~30℃条件下催芽,6~7天出芽,选晴朗的天气播种。当幼苗长出3~4叶时,在畦面的两边各定植1行,株距0.3~0.4m。也可在垄面上直播,但需浇足底墒水,覆盖地膜。
2.3 搭架与绑蔓 以拱棚支架为好,有利于通风透光。即选用长7~8m、宽4~5cm的竹片,两头埋在苗株中间,横跨畦面,形成拱形。再用竹片或竹竿与拱形竹片垂直放在拱形的顶部和两侧,两竹片接触部位用绳或铁丝系牢,加固拱棚。拱棚一定要牢固;因为葫芦根系的再生能力差,若遇风雨倒塌,损失严重。植株甩蔓后,引蔓上架,主蔓1m左右时摘心,促进侧蔓生长。侧蔓见果后,留2片叶摘心。随着植株上架,要及时绑蔓,绑蔓时可将无效蔓及枯黄老叶去掉,以改善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
2.4 施肥、浇水 当幼苗长到5~7片叶时追肥。在植株附近挖沟或穴,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800~1000kg,配合适量的氮、磷肥,覆土后浇水。开花期一般不浇水,促其顺利坐果,坐果后及时追施氮肥,并浇水。结果期间要保证肥水供应,但水分不宜太大,暴雨后应立即排水。
2.5 中耕除草 幼苗期、结果前、结果后需进行中耕除草,要求耕深、耕细、无杂草。
2.6 病虫防治 葫芦生长期间主要有白粉病、棉铃虫、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危害。白粉病可以选用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50%甲基拖布津1000~1500倍液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蚜虫可选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或久效磷2000~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红蜘蛛选用15%哒螨灵等杀螨类药剂防治。
2.7 范制葫芦 在幼果期,可以根据艺术造型的要求,将绳、木板、石膏模具等器具,束在幼嫩的葫芦上,待葫芦长满成熟后,去掉器具,即可得到人们需要的各种艺术造型的葫芦。
2.8 采收加工 当葫芦外皮发黄、茸毛完全消失时便可采摘,干燥后出售,或经浸泡、刮皮、晾晒、彩绘、雕刻、烙印、镶口等工艺后出售。
喜*满*地*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