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乾隆在退位时不把玉玺交给嘉庆?
乾隆在退位时把玉玺交给了嘉庆,但是不情愿罢了。当然根子在于他的权力欲。 下面是我给你摘录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乾隆在位30年,但实际执政长达63年,在这三年,乾隆上演了一出禅位大戏。为了曾经的一句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孝,竟然表演了一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效果的做秀剧,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暴露了乾隆的虚伪另类。 1795年,85岁的乾隆皇帝在位已经长达60年。耄耋之年的乾隆虽然耳朵有点背,但身体还相当硬郎。关键是他的精神头还不错,头脑清晰,思路敏捷,甚至还可以步行亲自参加国家的各种重大仪式祭典活动。但他还是决定在1796年,原来是乾隆六十一年的正月初一日,即中国传统的春节之一天正式交出大清国传国玉玺,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十五子顒琰(永琰),自称“太上皇。”这一年,改元嘉庆。名义上的乾隆时代终结了。 帝权至尊,乾隆既有能力处理政务,又没有人武力逼迫他让位,又缘何主动退位?这还要从乾隆的一句诺言说起。 据说,就在乾隆即位之前,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小伙子怀着对祖父康熙爷的无限崇敬,曾焚香祈祷:“承蒙上天眷顾,得以入继大统,不敢奢望超过康熙爷在位六十一年之数,能在位六十年,我就心满意足,此后,就一定把皇位传给儿子”。乾隆话出自言,他肯定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能活多长时间,能在位多久?因为,在位60年,就要活到85岁才行,这实在是绝大部分人不敢想象的高寿! 随着乾隆在位时间的延长,他的皇帝欲和权力欲也日渐浓重,60年退位的一句许诺渐渐成为他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她的母亲钮祜禄氏也是一位高寿之人,85岁时还能与儿子乾隆一起登泰山、游承德,85岁,不正是自己在位60年吗?还是母亲了解儿子,于是钮祜禄氏就委婉地劝儿子说:“皇上天下臣民重望所归,至六十年时也不必一定要退下来”。乾隆对自己的许诺也做了变通,他说:“如果母亲一直能健康长寿,我愿意一直陪伴在身边,不再退位”,换句话来讲,如果钮祜禄氏能够活到100岁以上,乾隆到85时就不需要禅位了。然后,岁月不饶人,高寿的皇太后在次年就不幸去世。又过了一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明确表达了自己85岁时禅位的意愿,同时对外宣布早在五年前就已经秘密立储。 乾隆的禅位也在时间的滴滴答答声里越来越近。他对皇位的眷恋之情似乎也越来越重。首先,乾隆改变了原来的彻底“归政”的主意,说退位以后仍将留在养心殿,而不是原来计划中的搬到宁寿宫。养心殿在军机处北面,是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处理国家重大事务、皇帝日常起居之所,是整个清朝的政治中枢。显然,在紫禁城,乾隆在意的并不是居所本身的问题,而是对皇权的依恋。朝野上下从乾隆这一态度里都读出了味道,以和坤为代表的王公大臣借机向皇帝上书,请求皇帝顺应民意,收回禅让承诺。乾隆是一个十分要面子的人,自然不会轻意自食其言。 其次,乾隆又在自己退位以后的待遇和称谓上讨价还价。为了保证既兑现禅位的诺言,又不失掉权柄,乾隆明确提出要求:退位后尊称“太上皇”,使用宫中喜字第一号宝玺“太上皇之宝”;太上皇仍自称“朕”,谕旨仍称“敕旨”;在皇宫内仍然继续使用乾隆年号,在宫外方可使用嘉庆年号;所有臣下奏疏,请安折子,均要一式两份,一份给太上皇,一份给皇帝,大臣奏章,都要由皇帝转呈太上皇,由太上皇最定夺。乾隆开出的这些价码充分保证了他在“禅位”以后可以继续掌控大清帝国的运行。 第三,最后时刻差点儿反悔。嘉庆元年大年初一,禅位大典之期到来,文武百官、驻华使节悉数参加新旧皇帝的权力交换仪式。然后时辰已到,老皇帝却迟迟不愿交出代表最高权力的“皇帝之宝”,交换仪式一度陷入僵局。幸亏大臣的据理力争:要么停止“归政大典”,乾隆留居“天位”;要么交出“宝玺”,总不能让新皇帝做一个无宝之君。乾隆终于极不情愿地在最后时刻交上了掌管60年的“皇帝之宝”,走出太和殿,回到养心殿。开始了长达3年又3天的禅位时代。 不甘寂寞的乾隆一如继既地充当着最高决策者的角色。他自己常常说:“朕虽归政,大事还是我办”。他时常在御殿接见百官的觐见,已经35岁的时任皇帝嘉庆只有陪坐的份。老皇帝仍然生活在原来的浮华烟云中,新皇帝宛如傀儡在阴影下生活。这是就清朝这三年的真实面目。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走完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终年89岁。嘉庆帝结束了三年的伴太上皇圣驾的生涯,开始了自己的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