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代,家天下的思维决定了皇帝立嗣是及其重大的一件事,事关江山社稷和国家稳固。如果有好几个继承人,那么皇帝一旦驾崩,皇子之间势必会展开皇位的争夺,如此一来,天下必将大乱,这自然是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
南宋高宗赵构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原有一个儿子,3岁那年不幸因战乱夭折。此后,直到40岁高宗依然没有儿子,他便从同宗侄子辈中选择了几个侄儿放进宫里,但却没有明确谁是继承人,而仅仅把他们都当成了候选人。
为此,大臣们都忧心忡忡,可是没有谁敢直接向高宗进言,因为高宗彼时正值壮年,如果这么早就建议安排后嗣,岂不犯下大忌?搞不好,龙颜大怒,小命不保。
时间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高宗不知不觉到了知天命之年(50岁)。宫里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要为高宗好好庆祝一番。郑贵妃知道皇帝喜欢猜谜语,就特意授意大臣届时多献谜语,让他猜射觅趣,开心一番。
万寿节那天,仁寿宫摆满了文武官员送来的祝寿谜语,各种谜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宋高宗一一猜射,十扣九中,高兴不已。
在高宗正开心的时候,小太监手捧一只锦盒走了上来。皇帝非常熟悉猜谜之道,一看便知道这是个“实物猜”,马上命令左右打开了盒盖,只见一枚红枣、一颗板栗、一粒松子放在漂亮的衬垫上。这是什么意思呢?高宗一怔,在边上瞧热闹的郑贵妃嘴快,嚷道:“这个谜呀,我也猜得出。”
高宗忙说:“你说来听听。”
郑贵妃笑道:“枣、栗、子,‘早立子’是也。”
高宗哑然,知道这是哪一个官员煞费苦心,借献谜进谏。不久,他便正式宣布选定普安郡王赵亩为太子。
常说“伴君如伴虎”,陪伴在皇帝身边,不仅得有勇,也得有谋,做事还得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否则稍有差池,便有性命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