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前言:一直想阅读几本日本近现代经济史的书,了解日本经济近现代发展的脉络,但没有找到适合我阅读的,偶然发现河北大学孙执中教授的《荣衰论:日本经济史1945——2004》是个不错的选择,把内容章节摘要了下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日本都经历过,政府的对策和措施也大同小异,所以要理解和预见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途径,日本的经济史就是一个好蓝本。
《荣衰论》作者:孙执中
(一) 废墟上重建日本经济(1945-1952)
1.统治经济的恢复(1946-1949)
物资统治;资金统治;外贸统治;价格统治
金融紧急措施以米价、煤价、工资为支柱的新物价体系复兴金融金库的成立对煤炭行业执行“倾斜生产”的丰功伟绩 石桥湛山“积极财政论” 解散财阀禁止垄断
2.从统治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1949-1952)
取消物资统治 取消价格补贴废除公定价格 放宽金融统治 企业合理化推进
(二) 高速成长前的奠基阶段(1952-1960)
如前篇所述,围绕在日本政府周围的以东京大学教授为主的一批经济学精英,为其制定的极富魄力而大胆的维稳与改革措施,使日本经济迅速走出废墟,仅仅六年之后的1951年日本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1952年已进入战后发展新阶段:为准备进入新的高速增长阶段,日本政府采取了缜密而有雄心勃勃的措施:
1、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迎头赶上欧美,称之为“产业合理化计划”。在战后三十多年,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方面,日本始终占据世界第一位。他们优先吸收关键性技术,重点起初放在重、化学工业上,后来转到电子工业、飞机和“知识密集产业”。
2、彻底改造工业企业技术:《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
纵观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可以这样说,不懈的用心技术改造企业设备,是经济得以保持顺利发展,并战胜一个有一个冲击的关键。《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用行政干预和财政金融手段,强制性的加速19个机械工业行业的企业的设备更新。
3、原有大型企业的合并
1961年开始,大型企业合并的速度显著加快,64年三菱重工实行了合并,同年,日本邮船与三菱海运合并成立新日本邮船而大阪商船与三井船舶合并;66年日产汽车与王子汽车合并;70年八幡制铁与富士制铁合并成立新日本制铁产量占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
(三) 日本经济理性高速增长时期(1961-1970)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不仅表现在量的较长时期的持续高速增长,还表现在质的突破。
1、《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辉煌成就
5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争论:1955-1960日本处于“投资引起投资”的高潮期,私人投资每年递增22.6%,同时,又处于“消费革命”时期,正值旧三大件开始普及(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却出现了严重干扰。1957-1958年间,发生了战后第一次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下村治认为,日本正处于历史勃兴期,设备投资欲旺盛;共给能力的增长将导致生产的迅速增长;扩大出口的前景极为光明:只要采取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各种矛盾将得到暂时的解决,经过精密计算,国民收入将在10年后增加一倍.
最终,池田内阁采取了该方案:
确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体制;
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与农业现代化的次序为题(减少农民人口;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蛋白质食物增多);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2、政府提高农民、工人购买力
提高以大米为主的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一措施导致整个农产品的价格都上涨;
将全部劳动力划分为若干集团,每个集团确定统一最低工资;
扩大消费信贷政策。
种种措施伴随而来的效果是1955-1975年的两次消费革命,其又反过来强力拉抬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一般消费品在其价格相当于2-3个月平均工资时会得到普及;高级消费品(小汽车)则是5-6个月。
3、建立精良的重工业体系
着重发展重化学工业:
以机械工业为中心;
与消费品市场息息相关;
重视出口服务
期间:1965年,经济危机——结构性危机 三一证券倒闭
4、“伊奘诺景气”
从1965年10月到1970年6月,日本经济持续出现了57个月的繁荣,平均增长率达11.0%,创战后迄今最长纪录。1955-1957神武景气31个月;1958-1961岩户景气42个月;1986-1991泡沫经济也仅50个月。原因:
(1) 65年萧条期间政府发行大量公债,扩大公共事业投资
(2) 65年2月美侵越战争,导致特需
(3) 65年后进入新三大件普及期
(4)设备投资迅速增长
日本在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世界大二经济大国!宣告“日本经济黄金时代来临”。
(四) 不稳定增长时期(一) (1971-1977)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日本却是唯一的成功避免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遭遇到了暴风雨般的袭击。由于日本国内不产石油,出现了较长时期的萧条,此后采取了“减量经营”的对策,实施整个国民经济节能化的战略,寻找各种省能源的途径,取得了辉煌成就,接着对财政、金融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藏。20世纪后半期,日本变成了世界金融最大债权国;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平成景气”之后,又出现了泡沫经济崩溃厄运。从此,日本出现了连续十多年的萧条。
一、 日本列岛改造的失败与地产泡沫的出现(1971-1973)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超额完成之后,市场生气勃勃,投资亢奋。一方面新三大件(汽车、彩电、空调)正处消费高涨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田中角荣首相提出的《列岛改造论》(形成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大规模推行国土开发;建设新的地方城市)的兴起。然而田中内阁的这一新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却由于银行放贷失控,地价高涨,而导致经济过热。这一时期金融政策的失误在于:1、央行连续降低公定利率 2、财政严重赤字。
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73-1975)
1973年12月开始,日本陷入第六次危机。
危机背景:1、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基础上产生(1973年已达11.3%)2、石油危机起了触发和加剧作用3、在世界货币体系危机的基础上发生(布雷顿森林制度崩溃,日元大幅升值)
危机征象:
商品滞销:据报道已出现把牛奶倒进水沟,毁掉蜜桔,砸碎电视等现象;
生产缩减:工矿业,纤维、电视、造船、建筑业、汽车业大幅下降;
企业倒闭:74年达到空前的11681家;
失业人数增加:完全失业率达5%-6%;
私人投资减少:开工率不足,设备闲置;
股票价格下跌:74年10月已降29.7%
三、“石油冲击”后日本经济的调整(1975-1977)
1975年2月,日本经济陷入谷底,从3月开始走出危机,工业产值有所上升,但势头一直很弱,可谓五步一徘徊,一直到1977年,工业生产始终没有达到战前最高点,形成“U”字型的经济周期。日企业为改善处境,大多采取“减量经营”的措施;政府则实施了《特安法》:设立萧条产业信用基金;允许组织萧条卡特尔;确定设备报废量和报废日期。
(四) 不稳定增长时期(二)(1978-1985)
成功渡过第二次“石油危机”(1978-1982)
由于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采取了减量经营,严格节约能源消耗等措施,取得显著效果。从1973-1982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中,日本能源消耗减少了0.4%,石油供给量减少了21.5%;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3.5%,工业生产增长17.9%。
能源消耗减少,导致出口价格低廉,扩大出口是从危机走向服输的牵引力;为了克服石油冲击的严重萧条景象,日本政府还采取了大量增加财政开支的手段,从此也走向了赤字财政时期。经济在79-82年的增长率为7.3%;4.7%;0.95%;0.35%。
石油冲击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1983-1985)
1、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节能化。途径:
从产业结构上减少能源的消费:把原料、能源多消费的产业转向消费少的产业,重点扩大加工组装型、知识密集产业,如家用电器、数控机床部门的生产;相对减少钢铁、水泥、石化等部门的生产。
开发新能源:石油危机后不久,74年6月,通产省制定“阳光计划”,投资1万亿日元以上,开发诸如太阳能、地热能、合成天然气及氢能。
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增加节省能源的投资,
采取节约民用能源的措施,此举将导致了今后的日货席卷全球。
2、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发展重点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电子计算机、新合成化学、海洋开发、数控机床、咨询业务
发展电子工业与机械工业相结合的组装工业:电器机械、家用电器、机密机械、汽车
物质部门日趋减缩
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主力产业从纤维(轻工业)等的劳动密集型转向金属、化学(基础素材型的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接着又完成了向运输机械、电器及机械(加工组装型重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进而又实现了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过渡。
日本的新技术革命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新材料革命:精密陶瓷的研制
通讯革命:电子技术与光通讯技术的结合
生命科学:重组遗传基因
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日本财政金融政策的重大调整
(一)从平衡预算到赤字财政
73-75危机后,日本发行大量国债,从此背上沉重包袱
(二)税制改革
(三)金融自由化
从77年开始日本开始金融自由化的进程。1984年,大藏省公布《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承认利息限制与银行业务限制有撤销之必要,史称“日本金融自由化元年”。内容有:
1、利率自由化
2、取消银行经营业务范围的限制
3、国内外资金交流自由化
4、金融业务自由化
日本对外经济摩擦的加剧
(四)不稳定增长时期
(三) 日本作为世界头号债权国的崛起 (1985)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
其原因如下:
(1) 贸易黑字的积累
战后日本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与对外贸易从赤字变为黑字,几乎是同步的。可见外贸黑字的积累,是其实现转变的原因。从1946-1963,18年间,日本国际贸易基本上是赤字的,仅4年略有盈余。从1964年起,以后便一直是贸易黑字,1981年起,日本贸易黑字有了巨额增长,1982年起,对外投资也随之大幅增长。
(2) 国内大规模设备投资需求的减少
一是由于石油冲击后,日本实现了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二是由新技术革命的特点形成的。由于设备投资的需求减少,日本国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表现为金融资产的积累速度超过了实物资产的积累速度。
(3) 低利息率促使资本外流
(4) 日元升值加速资本输出
86、87日本海外纯资产每年以40%速度增长。凭借财力优势,在海外挟起了购买热。其资本输出以证券投资为主。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一、 日元大幅升值——不稳定的资本膨胀效用
自美元兑日元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在86、87这两年,日圆升至近一倍。为照顾因日元升值而经营困难的企业,在经济高涨的阶段,日本政府被迫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五降官定利率,货币供应量大量增加,M2+CD在1987-1990年均增长10%,大大超过GNP增幅,史称“大规模金融缓和”。
二、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1、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高涨
83年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到89年7月间是少有的高涨阶段。对于日本有其特殊性:1、日元升值所产生的资产浮肿 2、日本金融自由化过程以及过松的货币政策 3、大量货币流动过剩
2、企业设备投资的过度增加
3、股票价格的暴涨与暴跌
日经平均股价从1970-1980增加了213%,而从1980-1989增加395%,其中最快的1985-1989增加2.7倍,年增28%,是GDP的4.3倍,是战后股价暴涨时期。而在1987年10月之后,则出现了3次暴跌。
4、城市房地产价格高居不下
(五) 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及其影响(1992——2004)
引言:泡沫经济崩溃的契机
日本经济崩溃的契机,是从1989年5月开始的5次大幅度提高公定利率,即从3.25%提高到1989年8月的6%。并且,从1990年4月到1991年末日本银行实行严格的窗口管制。而在政策上对泡沫经济的有力一记是1991年制定1992年开始施行的“地价税”即规定不管地价涨跌,凡土地持有者必须向国库缴纳土地持有税,从而彻底打击了对土地的投机,导致土地价格持续下跌,至2004年已连续下跌13年。
这些财政与金融政策,揭开了日本金融危机和90年代以来长期萧条的帷幕。其影响表现在:一是引发金融危机和大批银行倒闭,二是引发日本90年代的长期萧条。
一、资产价格缩水、金融危机与银行倒闭
1、 资产价格缩水
股票价格从1990年起,开始下跌,到1992年8月,已从38915的峰值跌至15000以下,跌幅超过62%。98年跌破13000,1999在130万亿日元的财政金融刺激下,才有所回升,但也未能达到前期峰值的一半。
2、房地产价格下降,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
从1992年开始,到2004年,经历了连续14年的下降,这是明治维新以来的空前纪录。
二、 长期萧条的特点与原因
特点:
1、银行贷出显著减少 2、企业倒闭、利润减少 3、劳动力过剩,失业率猛增 4、私人设备投资减少
原因:
1、 周期性的经济因素:前期巨额高涨期过渡的繁荣,也就形成随后萧条期的长期低落,这种周期性的影响,是这次萧条的背景。
2、长期的城市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日本地价在其鼎盛时期,以美国国土面积的1/25,总地价却相当于其5倍,地产泡沫可见一斑。以此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影响了新企业的开设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3、日元升值与产业化空洞
73年2月后,日圆兑美元改为浮动利率制,总的日元汇率趋势是上升的,1990-1995日元大幅升值50%后,导致日本国内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纷纷到国外设厂,导致产业空洞化。其中85年9月-87年12月日圆升至近一倍。(完)
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
如何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民收入也能同步增长,是当前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透过日本池田内阁1960年12月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些经验教训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理论根据以下村治为代表“高速增长论”
作为“代表并体现了战后日本高速度发展期的经济政策构想”的“国民倍增计划”,诞生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如何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与市场销路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理论界有两派观点:一是“稳定成长论”,以后藤誉之助为代表,认为日本经济已经结束战争后的恢复时期,不可能再有新的高速发展,今后只能“稳定”增长。一是“高速增长论”,下村治为代表,认为日本正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础都处于技术改造时期,只要采取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就可以继续高涨,并精密计算出国民收入在今后10年可增加一倍。
池田勇人组阁后,内阁会议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权衡下村11%与经济企画厅7.2%两个对立的方案,池田内阁以头三年9%的增长率落定。这一计划更主要的意义,是作为计划背景的对高速增长的自信,为政府和经济界提供了日本经济看好的前景。
2.“经济增长”为手段,“国民增收”是目的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10年,计划以“高速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完全就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增长;计划国民生产年增长率平均7.2%;到197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倍以上,最终达到26兆日元目标。为此,计划雄心勃勃地提出了5个中心议题:充实社会资本;引导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缓和双重结构和确保社会稳定。计划的正文分为四部:总论、政府公共部门的计划、民间部分的预测与诱导政策、国民生活的将来。
在计划目的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的必须是,迅速地把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从而谋求通过增加雇用实现完全雇用,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致力于纠正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相互之间以及收入阶层之间的生活上的收入上的差距,以期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得到均衡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项政策,就是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工人、农民的购买力。对于工人,明确规定了进一步推行“最低工资制度”,以在“国民收入的第一阶段,就使收入差别不致扩大”。1961-1970年日本工人的工资指数增长了近1.7倍。(见表1)对于农民,政府规定了“生产者米价”,它远高于国际市场,是美国的2.7倍。米价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结果1960-1969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为95%左右,而农村购入的工业品价格指数仅上涨30%左右。(见表2)“剪刀差”的缩小,一方面使农民积极购买生产资料,农业的全面机械化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实现;另一方面,买得起、用得起的生活资料,使一般耐用消费品得以在农村普及。这些都为工业品生产创造出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收入的全面提高,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龄者与年轻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由于消费内容趋于均衡和一致,国民具有的“中流阶层意识”就形成于这个时期,后来近一亿人口的中产阶层成为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的重要因素。
3.“消费革命”刺激经济飞速发展
随着工资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比例下降,“恩格尔系数”稳定变化:1955年46.9%,1960年41.6%,1965年38.1%,1970年34.1%(到1988年仅为25.5%)。日本在第一次消费革命(1956-1970)中,开始由“生活合理化”向“更加舒适化”、追求“实现物质需求欲望”发展,进而引发了战后日本第二次(1971-1980,)和第三次(1981-)的消费革命。娱乐和交际费用或从无到有,或从少到多,比重也不断增加,保龄球、高尔夫球、旅行等休闲产业成为时尚。日本进入了“大众消费社会”。可以说,日本消费革命的不断升级,得益于“倍增计划”实施期间创造的“消费时代”所打下的物质基础。
更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11.6%(计划目标7.8%),而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也达到11.5%(计划目标7.8%),二者实现了同步增长。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造就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20世纪60年代,它堪称日本的“黄金时代”。
战后日本的消费革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5-1964年,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是热门货,获得迅速普及,这是所谓的“旧三大件”,这些商品当时的价格平均在5万日元左右(按现在汇率约3000左右人民币),约相当于日本职工2-3个月的工资。第二个阶段是1965-1974年,“3C”时代终于到来了、所谓“3C”,指的就是汽车(car)、彩电(colorTV)和空调(cooler),这就是“新三大件”。彩电、空调当时的平均价格为20万-25万日元,约为当时职工2-3个月的工资(按制造业平均月工资计算,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6万日元左右,70年代前半期为13万日元左右。
这10年间平均计算约为每月10万日元左右),小汽车的普及则是在70年代后半期,此时制造业工人工资在20-25万日元,当时每辆售价平均约为100万日元。
从日本经济史看我国的股市泡沫问题
广场协议签署的背景、历史进程及其影响
1.日元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为冷战战略服务,积极扶持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从1953年到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6%、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2.4%。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1950年的1.5%,猛增到1980年的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至1985年,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达1298亿美元。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与此同时,美国却面临着经济萧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吸引外部资金投向美国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但是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强势,使美国的出口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劣势。美国自1982年经常项目连续出现赤字,到1984年对外贸易赤字达到1224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40%多。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经济。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日元资产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美国经济的困境,都必然带来巨大的日元升值压力,广场协议不过是顺应必然趋势的一种实现模式。
2.广场协议的具体内容。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即G5国家)财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达成一揽子协议,史称“广场’协议”(Plaza Accord)。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协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广场协议自开始实施,日元汇率一路上扬,到1986年5月,美元对日元汇率突破160日元大关,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元贬值近40%,到1987年达120日元,美元贬值约50%。为了防止美元过多过快地贬值,1987年2月22日,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召开了七国财长会议,决定保持美元汇率在当时水平上基本稳定,史称“卢浮宫协议”。但是,日元升值却一直持续到1988年末,进入1989年才开始有所回落。
3.广场协议对日本股票市场的影响。本币的升值必将导致以本币计价的资产的升值,特别是虚拟资产,其升值幅度将远远超过本币升值的幅度。其主要原理是本币升值将增强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大量热钱将因追逐高额利润而流人本国,而投入到股票市场是热钱得到最快回笼、获得最高回报的主要手段,从而造成股市的上涨。广场协议签订三个月后,1986年1月,日经225指数拉开了四年大牛市的序幕,起点为13000点,到年末升至16400点,相比1983年的平均水平升幅近一倍之多,到1987年底股价指数突破2万点。1988年东京股市总成交额为286万亿日元,总市值为477万亿日元,分别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1.6倍和1.5倍。到1989年底日经指数达到38957.44点的历史高点,日本股票总市值为GDP的1.6倍,占全球股市市价总额的42%,而在1980年这一比例仅为15%,股价平均市盈率也达到了250倍的惊人水平。时任日本财长曾经放言,四年的时间,日本全国股民步入发达世界中产阶级行列。可以说日元升值初期对股市的利好刺激作用极大,对指数的推动力度极为显著。
4.股市泡沫破灭。1989年至1990年,面对房地产泡沫与愈演愈烈的投机之风,日本政府收缩银根,采取一系列紧缩性宏观政策,控制经济膨胀,最终却导致经济泡沫的破灭与崩溃。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多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被集中释放出来,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日经指数在1989年底高达近39000点,到了1992年,一路下滑到14000点,几乎跌掉了三分之二。2001年3月13日,东京股市暴跌,日经平均股价最终以11819.70日元结束了当天的交易,跌破12000日元心理大关,创下1985年2月以来的新低。据经济学家估计,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6万亿美元,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实际增长平均水平仅为1.3%,到2001年竟出现-1.4%,2002-2005年虽有一定的恢复,但是总体上仍处于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日本为泡沫经济付出了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