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猜谜语用三疑三探怎样写教案

2022-03-09 教育 103阅读
第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通过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帮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初步培养儿童爱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准备课的教学,初步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为以后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通过观察实物图,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学会观察一幅反映学生上学开始的图画,图中有老师、学生、鲜花、树木、房屋、小鸟,数物时可以用手或笔尖点着数,不重复,不遗漏,做到眼、口、手、一致动,还要用含有数量的一句话把数的结果叙述出来。让学生在看完这幅图画知道:要按时到校,尊敬老师,爱科学,注意锻炼好自己的身体。
数一数(一)
累计课时数(1)
教学内容:
本节学习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守纪、尊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目的: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学生口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试着给大家数几次。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数一数)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预设:①怎样数数?②数数时要注意什么?)
看图数数:
1、出示自探提示。
(1)这是什么地方?
(2)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3)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数。
让学生结合自探提示观察课本主题图。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学生自探结束后,师生逐题讨论交流。
(1)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2)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同时还要把同学回答的问题记下来板书。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数数量是1的事物。
师问: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有几位老师?
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并加上圈。
教师小结: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②数其他数量的事物。引导学生按数的顺序完整地说出。仿照①进行。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可让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③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读数。
三、质疑再探(5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老师,我数数时总是数错,怎么办?(数数容易出错,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另外,数的时候要按顺序来数不能想数多少就数多少。)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数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小结: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然后说给家长听。也可以整理收集的数据。
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
12345678910国旗单杠凳子垃圾桶楼花鸟树女男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部分内容。是在老教材准备课中的“同样多、多、少”的基础上增加了比长短,高矮内容的新单元。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
自由比较物体,感受比较的应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比多少(一)
累计课时数(2)
教学内容:
本节学习教材第6-8页的内容及11页练习一的第1-4题。
教材分析:
“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认识,但是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操作,会用一一对应的办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