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论文?

2020-09-22 财经 80阅读

、目前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
存在的问题
1.对客户缺少必要的信用调查,盲目采取
赊销方式。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销售产品,这是决定赊
售方式的关键,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推
销人员为了表现销售业绩,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不了解,不调
查,或虽有了解,但不深入,不细致,甚至单凭客户提供的一
些虚假的信息资料,而听信客户,发出产品而导致应收账款
无法收回。有些客户虽然经营状况较好,但企业发货后客户
却有意以各种理由推迟付款,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
期收回。
2.未按规定签订销售合同形成应收账款。
企业销售商品如果采用赊销方式,要按规定
签订销售合同,按合同发货,但有的企业为了
推销商品,在与客户未签合同的前提下将商
品发给客户,到货后客户便交付生产使用或
对外售出,却不及时与销货方结算货款,并以
种种理由推拖,造成了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
回。
3.销售手续不严密,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
时收回。在企业销售产品时,由于没有严格执
行销售程序,销售手续不严密,造成应收账款
不能及时收回。如一客户向某公司订购医疗
器械5台,总价32万元,按双方约定,应在收
到客户的汇款后,才能发货。但业务人员没有
严格遵守公司规定,收到客户交来的转账支
票后,没有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查验,错误地认
为款已收到,轻率地将提货单交给对方提货。
客户将设备运走后,财务部门查证该单位账
上无款,结果造成32万元货款迟迟不能收
回。
4.国家政策不具体,造成应收账款回收困
难。在信用问题上,财政部门缺乏具体的政
策,某些政策甚至助长了企业的拖欠行为。例
如,企业财务制度中有关坏账的确认条件中规定,
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确实不能收回的应
收账款,企业可以确认为坏账。这使得有些欠债企业钻政策
的空子,有钱不还债、一拖再拖,直到符合这一条件而赖账,
迫使企业发生坏账,蒙受巨大损失。
5.催收不力,法律保障刚性不足,坏账损失严重。对于应
收账款,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催收。但有些企业由于缺
乏必要的催收政策和手段,催收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高,致使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缓慢。有些企业在收款无望的
情况下,利用法律武器,通过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但法院执行
难,收款难,企业往往是花了诉讼费,得到的是一张胜诉的判
决书,而应收账款只能收回少部分,甚至全部无法收回。有些
欠债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困难、产品不适销对路,资金严重不
足,甚至面临破产倒闭,致使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甚至损
失严重。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1.深入信用调查,重视信用评估。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
客户销售商品,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
可能的情况下,企业应重视对客户资信状况的考察和评估。
(1)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要想合理地评价客
户的信用,必须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搜集有关
的信息资料。可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进行信用调
查。直接法,就是企业调查人员直接与客户接触,
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看、记录等方式获得信用
资料的方法。间接法,则是以客户及其他单位保存
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加工整
理获得客户信息资料的方法。信用资料的来源主
要有企业的财务报告,来自信用评估机构的资料,
来自银行的资料,来自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部
门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必须经过认真的挑选才能
使用。
(2)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搜集好信用
资料后,要对信用资料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并对
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企业应建立客户的档
案,经常进行调查评估。信用评估常用的方法是5C
评估法。即重点分析影响信用的五个方面:一是信
用品质,指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这是是否给
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通过了解客户以往的付
款履约记录进行评价。二是偿付能力,指客户支付
货款的能力。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资产特
别是流动资产的数量、质量及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关系。流动资产的数量越多,流动比率越大,表明
偿负债务的物质保证越雄厚,反之,则偿债能力越
差。三是资本,指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反映了客户的
经济实力与财务状况的优劣,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
四是抵押品,指客户提供的可作为资信安全保证的资产。能
够作为信用担保的抵押财产,为客户实际所有,并具有较高
的市场性,即变现能力。五是经济状况,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
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严格控制赊销规模。企业应根
据自身的运营情况,对客户的信用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赊
销规模,以加强对客户的信用控制。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
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信用政
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用标准,指客户获
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
失率表示,它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或者拒绝客户信用
的依据。信用标准如果严格,就会减少企业的商品销售量,减
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和坏账损
失。二是信用条件,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要
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三是收账政
策,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
的收账策略和措施。只有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政策,采取有
效的收账措施,才能有利于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
(2)严格控制赊销规模。赊销方式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
能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节约存货资金占用以及降低存货
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也会导致应收账款的拖欠和坏账损失的增加。因此,企业
在采用赊销方式进行应收账款投资时,必须把握一个有效的
限度。否则,一旦应收账款投资规模失控,现金流入量严重匮
乏,回收成本过高,必然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
业应以历史数据作参考,用科学的方法测算对企业最为有利
的赊销规模,实施严格的控制。
3.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严密销售手续。目前,我国企业
通过银行结算的方式主要有: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
业汇票以及汇兑、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等。以上
各种结算方式,从应收账款回收的及时性、安全性的角度来
考虑,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风险比较小的结算方
式(即应收账款回收的时间快,回收的金额基本有保证),如
支票结算方式、汇兑结算方式、银行汇票结算方式等。第二类
是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即回收的时间较长、回收的金额
视情况而定),如商业汇票等。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
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换句话说就
是: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
险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
任的伙伴关系;反之,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
式。
严密销售手续也是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方法之一。企业
销售产品必须严格遵守销售程序和规定,严格每一个销售环
节,减少漏洞,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一条龙”
管理制度,即从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开始,到制定收款政策、收
款计划、跟踪分析、售后服务及纠纷处理等,都要落实到人,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
4.建立应收账款控制机制,强化管理。
(1)应对应收账款赊销额度进行适当控制。要事先制定
合理的计划,在每一年的年度计划中应明确应收账款的年末
余额,并设定一个相对积极的平均收款期,允许每年的平均
收账期在该指标上下浮动,实施弹性控制。
(2)要建立逐级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
额的审批权限,尤其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
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
导批准。同时,责任制必须落到实处,实行“谁审批,谁负责”,
使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直到账款收回。企业
对业务部门应实行销、收一体化管理,从发货到收款都要具
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的落实应实行赊销责任终身
制,经办人和批准人为货款追收的终极责任人。经办人负责
货款的催收。货款不能按期收回的应给予经办人及赊销和应
收账款管理部门按欠款金额一定比率的罚息。未经授权和批
准擅自赊销货物的,一经查实,给予经办人、越权审批人、发
货员等相关人员和部门一定比率的惩罚,由此形成损失的相
关人员要承担一定损失的赔偿,情节严重的经办人承担
100%的损失,其他相关人员承担一定比率的惩罚。
(3)应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相关部门应定期统计各笔
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和业
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实际收到的账款作为考核指标,与奖惩
挂钩。明确催款责任,建立清账奖励制度,对讨回的老账按回
收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给予奖励,以保证资金按
时按量回笼,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奖励制度是指企业根据
不同工作或生产的要求,按规定的奖励条件和奖励标准,给
予职工奖励的制度。现代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激励理
念,在科学核定工作岗位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建立恰当的营
销与应收账款管理激励制度;做到物质如工资、福利、奖金等
经济利益激励;工作设计如各种轮换、群体自制、弹性工时等
激励;参与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集体议事、协同管理、职
工建议制等激励;组织氛围如集体荣誉、信息沟通、情感投
资、群体规范等多种形式激励的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和挖掘
职工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损失。
(4)要防止未授权销售减免的发生。未授权的销售减免
是指客户以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在未经卖方认可的情况下,
单方面减少所应支付的金额,它不仅会直接减少应收账款,
也会让客户得寸进尺,给以后的交易带来麻烦。为减少未授
权销售减免的发生,企业应确保收账程序中不存在问题,并
对本企业的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明确地向客户解释本
企业的销售政策。同时,在接受订单时应核实客户所要求的
产品是否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是否符合销售的其他条件。另
外,在出现争议时应尽快地予以解决并避免其再次出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