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参植株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020-05-08 时事 143阅读

人参第二或第三年就可开花结果,每年从出苗到苗枯萎可以划分为出苗期、展叶期、开花、结果期、果后参根生长期、枯萎休眠期5个阶段。全生育期120~180天。

(1)出苗期

出苗期是从田间第一株苗出土算起,到最后一株苗出土时为止。华北农田种植,出苗期在4月,东北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休眠芽开始发育,是茎、叶和季节性不定根的生长期,繁殖器官花序生长很小,根部营养物输送给地上部生长,人参根部营养物质大量消耗,质地变得比较松软,人参根失重可达30%以上。

一般地温稳定在51C时,人参开始萌动,达到81C时,缓慢出苗;土壤温度稳定在10~15℃时,出苗最快。气温低于10℃,不仅出苗缓慢,已出土的参苗叶片迟迟不伸展。此期参苗较为耐寒,一般低温不致发生冻害,但叶片缩成球状,低温过后,叶片即可恢复生长,直至展平。

人参是曲茎出土,茎不断伸长,把叶片及花序带出地面,当叶片离开地表时,茎便直立生长,使叶片伸向上方。一般土壤板结、大的树根和石块都会造成憋芽现象。所以,栽参的地块,必须细致整地。土壤板结,要及时松土,以利出苗。

人参出苗是靠胚乳和贮藏根供给营养,由于营养充足,只要温湿度合适,便迅速生长,一般从萌动到长出地面约需5~7天,出苗后10~15天便可长到正常植株高度的2/3。出苗初期光合作用微弱,以后光合作用逐渐加强。

人参出苗期花序生长不明显,芽胞原基无变化。

(2)展叶期

人参叶片从卷曲褶皱状态,逐渐展开呈平展状态的过程叫做展叶。吉林人参产区5月中旬为展叶期。人参茎出土后开始伸直,同时叶片也开始舒展,先是皱缩叶片呈条状伸开,4~7天后,叶片平展,直至叶面上皱纹消失,最后由深绿色转变成黄绿色。人参叶片是边展边长,茎秆也同时生长。多数人参在出苗末期便开始展叶。平均气温12℃时,开始展叶。当气温在14~18℃,相对湿度为80%~90%时,展叶可持续10~15天。展叶初期花序生长缓慢,展叶后期生长加快,展叶期是人参生长最快的时期(特别是茎叶花),光照充足(20000勒克斯),人参茎短粗,叶片小而厚;如果光照不足(2000~4000勒克斯),人参茎叶徒长;倘若温度高(30℃以上)光照强,叶片易被灼伤。展叶期遇大风,易损伤人参叶片。吉林省参区,许多地方春旱较重,及时灌水是保证优质高产的前提。展叶期人参须根生长较快,光合作用增强,根的减重结束。

(3)开花结果期

人参花萼和花瓣平展开启,露出花药即为开花。开花期从花序上第一朵小花开放算起,到最末一朵花开放结束为止。华北地区在4月底,东北产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开花期。平均气温稳定在16℃以上时,人参开始开花。开花时的温度均在20℃以上。此期间的相对湿度为70%~90%。晴天气温高,小花开得快,开得多。阴雨天,气温低,小花开得慢,开得少。

进入开花期,茎叶生长减慢,季节性吸收根生长速度最快,根的吸收能力强,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营养物质除供地上器官生长发育外,还能满足根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要使人参结籽多而大,必须供给充足的养料和水分。但是,光照过强或温度过高,会影响授粉,造成结实率降低,因而必须注意调光。

人参小花开放后2~4天花瓣脱落,小花凋谢后,子房逐渐膨大进入结果期。华北在5月,东北在6月上、中旬为结果期。人参果实的生长与开花次序相同,即花序外围先结果先膨大,依次向内。人参果实生长迅速,10~15天即可长到接近成熟时的大小,果期50~60天。后期主要充实胚乳。果实先是绿色,成熟前为紫色,成熟时变鲜红色。

根据在集安一参场的测定,进入结果期,平均气温18℃以上,红果期平均气温达20℃(高者达25℃),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此期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果实红熟,如果此期干旱,则延缓红熟。

人参进入结果期,参根不断伸长并开始增粗,与此同时芽胞原基开始分化,并逐步长大,但是此期怕积水,积水会造成大面积烂参。

结果期人参的光合能力最强,所需营养和水分最多,如果营养或水分不足,势必影响人参根、果实的产量和芽胞的正常发育。此期是施肥的好时期。

人参果实红熟后会自然落地,生产上应注意完全红熟后适时采收。

(4)果后参根生长期

人参果实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果实成熟前,茎叶制造的有机物质优先提供给果实和种子,致使参根和芽胞的生长受到影响。据报道,六年生作货的人参,五年生留种一次,参根减产13%;若六年生留种一次,参根减产19%;若四五年生连续留种2次,参根减产38%;若是四五六年生连续3次留种,参根减产44%。因此,生产上当种子产值不高时,除留种田外,要掐去花蕾,才能促进根的生长。

在果实成熟后,茎叶制造的有机物,都运送到地下贮藏器官,供根、根茎、芽胞等器官的生长,所以,果后是参根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期从果实红熟后算起,到枯萎前结束。东北产区多在8月上、中旬开始,到9月下旬结束,共40~50天。人参刚进入此期时,一般平均气温为20~22℃,随后温度便逐步下降。当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时,人参便转入枯萎期。果后参根生长期,此期较耐强光,植株裸露自然光下,也不会受强光为害。此期光照不足,影响参根产量。

果实红熟后,参根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果后参根增重率是果期的2~3倍。据测定:果实红熟后,即8月15日,参根增重率为114.3%,8月30日为135.2%,9月15日为156.4%,9月30日为151.9%。人参栽在传统的全荫棚下,前檐增重率高于后檐,后檐又大于中间。近年报道,透光棚增重率好于全阴棚,拱形调光棚又好于透光棚。吉林省各地经验认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参根生长最好时期。果实红熟后,芽胞伴随参根的生长也渐渐长大,到9月中旬就发育得非常充实饱满。

(5)枯萎休眠期

9月下旬以后,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人参光合作用微弱,早霜出现后,人参便停止光合作用,地上茎、叶中的物质继续输送给地下,直至枯黄为止。地下季节性吸收根开始脱落,根、根茎、芽胞内积累的淀粉开始转化为糖类,糖是抗冻的重要物质,准备越冬。枯萎时间越久,转化的糖类越多。当参根结冻后便进入冬眠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