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考研821设计概论和620数字媒体理论与创作改看什么参考书

2020-05-04 教育 63阅读
821设计基础
一、考试目的
设计基础主要考察考生艺术设计思维能力、构形能力、设计的程序及方法,同时考察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审美和表达能力,这些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方法与程序》等。
二、考试内容共
1、分析题:能够对设计作品的进行分析、评价,包括功能细节、造型细节、结构细节、人机关系做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创意题:设计思维的流畅性、新颖性:包括寓意文字设计、图形发想等。如给出一段语言,你用图形或符号进行表现。要求看图写出你对图的理解,如由圆形你写出与圆形有关的东西,给出平面图,画出符合所给图形的立体图若干,用结构素描的方法画出其中一个的立体结构图,和表现质感的效果图。
3、设计题:掌握创新设计程序与方法,完成一件或系列作品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分析,确定设计理念与设计定位、画出构思草图及效果表现图,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三、试题结构
1、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1)构成基础 80分
2)创新设计 70分
2、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3、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带用具:彩色颜色、彩色铅笔或彩色马克笔一套、效果图表现工具一套)。
620数字媒体理论与创作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本科目面向数字媒体方向,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视听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这些理论知识中基本概念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考察对于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作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2、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和创作。
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1)数字媒体基础理论(笔试)70分
2)视听设计(笔试)30分
3)创作(笔试)50 分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及题型
一、考查要点
1、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2、科技、艺术与数字媒体;
3、镜头、银幕和屏幕;
4、艺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及风格与流派;
5、电影的技术革命与电影形式的发展;
6、数字媒体与信息化设计;
7、数字媒体与交互内容设计;
8、数字影视节目的制作、编码、传输、接收和显示技术;
9、视听语言设计;
10、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设计;
二、题目类型:
试卷题型及比例
1、客观题(选择)--占15%左右
2、主观题(简答题,创作或论述题)--占85%左右
801通信原理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内容
1、预备知识
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高斯白噪声、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匹配滤波器。
2、模拟调制
模拟线性调制(DSB-SC、AM、SSB)的基本原理、频谱特性、抗噪声性能;模拟角度调制(PM、FM)的基本原理、FM与PM的关系、卡松公式,FM抗噪声性能;频分复用。
3、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常用线路码型;加性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符号间干扰、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信道均衡的基本概念;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的基本概念。
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二进制数字调制(OOK、2FSK、2PSK、2DPSK)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方法、功率谱密度、错误率性能,平方环及科斯塔斯环;QPSK及OQPSK的原理、功率谱密度、误比特率及误符号率;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MASK、MPSK、MQAM的星座图、调制解调框图、功率谱密度,MASK及矩形星座MQAM的误符号率分析,格雷映射;MFSK的星座图、频谱及误符号率特性。
5、信源及信源编码
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采样,标量量化,脉冲编码调制,时分复用。
6、信道及信道容量
无失真信道;衰落信道;信道容量的定义、BSC信道及AWGN信道的容量。
7、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离;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生成矩阵与监督矩阵、线性分组码的译码、汉明码;循环码的基本概念、多项式描述、生成多项式与生成矩阵;循环冗余校验;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
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
m序列的产生、性质、自相关特性;沃尔什码及其性质;DS-BPSK的原理、功率谱密度、抗干扰性能;码分复用与码分多址;Rake接收的基本概念;扰码。
三、试卷结构
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画图题等。
以上是才思考研分享的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专业的考试大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