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医疗保险制度也得到相应的完善,解决广大城镇职工极大程度的后顾之忧。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为深化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的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看病”和“看病难”主要表现为:医疗费用上升速度超过经济发展的增速,医疗支出的增加超过群众的预期(特别是与工资收入或养老金等增速相比),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与群众预期和支出增加不成比例,医疗市场的不规范及存在于某此医院和医务人员中的腐败现象,造成群众的信任危机,以及“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困难人群中存在的支付医疗费用困难等等。部分医院主动提供或是患者盲目要求的过度医疗也是造成“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医疗机构的资金集和运作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公益性的需要,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改革严重滞后,导致矛盾集中反映在“看病难”和“看病贵”上。多病的老年人,或者忠重病的贫困人群和农村病人等群体的“看病贵”问题尤显突出。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现有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缺乏整体性。尽管在当时解决了医疗保障的问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中保障项目不统一,待遇差别大,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困难等不足日显突出。
第二,现存城市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中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由于缺少制度的约束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如供方出现“大处方、大检查”等现象。二是缺乏调节的灵活性。制度虽然规定计费基准可能性不大,按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年年调整的可能性不大,积累数年,差距就越来越大。三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四是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积极意义没有成为供需方的共识,医院在投融资改革未深入的情况下,仍在追求利益最大化。
第三,医疗卫生改革和医药产业发展与医保改革未同步。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医药医疗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支撑能力和各方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形成矛盾。发展需要资金支撑,而长期困惑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却未有变化;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使医院筹集资金渠道只有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来获得盈余,医院面临发展与控制医疗费用的两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