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怎样才能取得成效

2022-03-26 时事 55阅读
  郑州市郑东新区,辖12个社区,总人口50多万,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严重倒挂,社会管理难度大,维稳综治工作一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省、市、区政府、政法委的关心指导下,社区全面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构建“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综治工作体系,打造了“五个一”工作格局,即:一个权威的组织架构、一支规范的网格队伍、一个实用的工作平台、一套智慧的信息系统、一套科学的运作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促进社区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为全市乃至全省探索了经验做法。

一、成立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成组织有力、全面高效的机构建设

  并由街道大综管中心、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管所人员统筹组成街道分管政法副书记分管的街道网格服务管理中心,加挂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街道综治联勤指挥室、街道社区网格事件分拨中心的牌子。设常务副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分工负责管理“专业力量”“基本力量”和“社会力量”队伍。

二、街道网格管理中心组建“基本力量”“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三支队伍,打造到位、队伍管理科学完善体系

  网格化管理资源实行“1+N”配备模式,“1”是指每个基础网格配备的1名“基本力量”,“N”是指每个基础网格配备的N名“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三支力量队伍协同作战,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到网格中,建立“网格问需、集成分流、多渠道办理、零距离服务”的基层综治服务管理格局。

  1、基本力量——由452个基础网格的网格信息员队伍组成。网格服务管理中心为网格信息员队伍专职化管理主体,实行网格信息员队伍成建制垂直管理模式,按照“一格一员、定格定责、工作量均衡”的原则进行巡查,实现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2、专业力量——包括社区专职消防员、城管执法员、安全巡查员、司法调解员、社区治(保)安员、派出所巡防员、交通协管员等1743人组成。专业力量由各职能主管部门统管,同时兼顾对基本力量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3、社会力量——由社区平安志愿者、义工、楼栋长、企业治(保)安员等3640人组成。社会力量积极支持配合基本力量和专业力量开展隐患排查,共同维护辖区平安稳定。

三、优化网格划分

  在12个社区优化设立452个基础网格,作为街道唯一的固化网格,街属各部门、驻街单位均以社区基础网格为基本单元开展业务,形成一盘棋的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效落实目标管理。将防控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公共安全隐患三大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全面构建以街道、社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枢纽、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的综治工作体系。

四、充分整合两级中心平台资源,建设规范运作良好两级中心平台

  在街道及12个社区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受理平台分别与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对接、整合,设置候访区和单独的接访受理窗口,接待受理居民群众来访表达诉求。街道、社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设置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室。

五、整合资源,搭建综合指挥平台信息化系统

  在街道总值班室建设社区网格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平台,逐步整合应急指挥、数字化城管、电子监控等系统的监督指挥资源,对接区、街道、社区相关职能部门系统。实现综治网格化动态展示、联勤指挥可视化运作、网格综合信息多渠道汇接、下情上意高效互联互通。

六、保障充分,健全长效两级中心工作机制

  出台实施诉前联调、执法联动、风险评估、维稳处突、综合应急“五大机制”,多部门共同参与、联动处置。实行首问负责制,街道、社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窗口接待人员为首问责任人。建立分析研判通报制度,每月召开全街道治安维稳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开展街道领导定期接访制度,现场接访受理群众诉求。

七、街道“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的实体化、规范化、常态化运作,该体系成效突出并取得良好效果。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