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是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商代已有较完善的历法,即为商历。总的说来,是以干支纪日,以太阴(月)纪月,以太阳纪年,用闰月来调整季节。这是一种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年终置闰,叫做十三月。月有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商朝后期,也在年中置闰。用干支纪日,就是用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合,以纪日期。六十日为一个周期。在甲骨文中发现有完整的干支表,这是我国最早的干支记录。甲骨文中已有“今春。、“今秋”和“日至”的记载,当时已有季节的划分,可能有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年至)。商代的天文学和历法的进步,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
周历,古代历法之一,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夏殷周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日制度,我们阅读先秦古籍有必要了解三正的差异,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举例来说,《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凡言“七月”指夏历,“一之日”等处指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