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处于引入期,个性化定制、精细化数字营销为亮点
就国内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发展来看,行业第一款产品是2014年3月由北京知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的国内首家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电商--知果果,主要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商标注册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产业链服务。此后,快智慧、知了网、知了王、专利巴巴等互联网知识产权平台相继上线。总的看来,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引入期,行业目前尚无十分成熟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不少企业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收费、盈利等模式仍有较多的争议。
图表1:"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处于引入期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互联网+"代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图表2:"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商业模式特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面临发展挑战,"互联网+"知识产权将走向平台化和去中心化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仍存在发展挑战。
首先,大多数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比较忽视知识产权,原因在于无暇顾及,或是对损失风险意识不到;一大部分人认为知识产权就是专利,但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域名、商业秘密等内容。
其次,大多数企业将商业竞争集中在价格战、质量战等,但是很少利用知识产权战。知识产权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商业竞争的工具。大部分企业家对知识产权的理解角度是"保护自己的技术";但是正确的理解角度应该是用商业竞争的角度去看待知识产权,围绕自己的产品,想办法布局知识产权,制造对手侵权的机会和概率,获取充分证据,利用法律打击竞争对手。很多知识产权从创新角度来讲,毫无价值;但是从竞争角度讲,意义重大,企业家应该把这种竞争思维贯彻到企业经营中,特别是对研发人员的管理中。
同时,并不是所有技术创新都适合用专利方式去保护,比如软件(算法)、制造型企业的中试部中的制具夹具工装等。原因是很容易被仿但很难发现对方侵权。这一类就适合用技术秘密方式去保护。
目前,知识产权行业良莠不齐,很多代理机构靠专利文案赚钱冲量,而不是从企业发展和竞争角度出发,以布局思维帮企业写专利。国内迫切需要一个真正从企业角度出发,结合每个企业自身特点和行业特点,个性化给企业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咨询的服务型企业。知识产权不应该是一个成本部门,而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利润部门。
图表3:"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面临挑战
对于知识产权业,尤其是代理服务业而言,电商化的方式无非是借助互联网实现透明,行业透明、服务透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这也符合互联网+的趋势。一般来说,有几个趋势,首先是平台化,其次是产品标准化,再次是去中心化。
1、平台化
即成为执业的事务所的综合平台。由于普遍的事务所,尤其是中小事务所,在人员结构上,缺乏专业的市场团队,或者没有市场团队的管理层,造就很多优秀的执业人员没有优质的业务来源。而平台通过自营销,建立平台的市场价值和渠道,通过事务所给予平台的品牌保障,让企业用户可以在平台上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事务所进行服务。
2、产品标准化
过去的事务所依赖于专利申请业务,而专利申请业务本身没有客观的标准,每个事务所的工作标准也不统一,最后评价工作质量无非是最后的授权结果,在用户体验和产品过程中没有一个客观性提供给客户。而这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体验体系和服务体系,将产品标准化,促进代理行业的规范化,提高代理工作的质量,将其透明化通过互联网直接提供给用户,是个不错的方向。
3、去中心化
专利代理本身,基本是代理人单人承担的事务,不存在太多的细致分工协作的过程,那么原始的事务所营销、物业、管理者收益这些成本可以通过专利代理人直接和用户对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收益。
4、产品差异化
从业人群本身需要将业务模式进行拓展,从最初最基本的申请代理工作,结合到企业的正常市场需求中,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产品,知识产权服务本身也需要进行创新研发,进行新的服务产品的开发,也符合互联网促进行业调整的趋势。
图表4:"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