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道”指的是什么?

2022-08-09 文化 57阅读

先前讲到老子写道德经是为了在末法乱世到来之际,所采取的:“于高屋之上,事先建屋檐而待,以挡雨漏”的行为,

那么,道德经里的“道”究竟是何物呢?

毛泽东曾经说过: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道德经如果有个纲的话,学起来会事半功倍的。道德经这个纲是什么呢?

这个纲就是:生生不息、共生共荣、生长收藏。

记住了这12个字,就记往了道德经的魂。道德经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这12个字展开。

正如佛家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所说的:“真实不虚”一般,这十二个字,对于道德经而言,也是真实不虚的。

但这十二个字,只是纲,并没有讲出“道“的全貌。

道德经里的“道”,指一切规律。除了自然规律外,还有地脉(人与外界)与人性。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自然规律、地脉、人性,都是道德经里“道”的范畴,那么,这三者之间,究竟哪一个才是最根本的道呢?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此可以得出的答案是:自然是最根本的道、

这里有二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人:

人有二个属性:第一个属性是关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作为道、天、地、人四域之一的人的属性。这里的属性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个分子,人的属性是自然的属性的展现。从这个角度讲,人与自然是一体的;社会道德要符合人性与自然规律;

人的第二个属性是社会的属性,即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从这个角度讲,人是需要与社会属性融为一体的,所以,道德经讲要:“人法地”,即人要遵循社会规则。

只所以这样,是因为道德经是说给世俗社会听的,是自然规律在世俗社会应用的规则。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地:

地与人一样,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地,包括山川形势、草木土石,地的属性是自然的属性的展现,地与自然是一体的;地脉要符合人性(自然中的人性)与自然规律;

地脉的第二个属性是社会,即地脉是人的组合,是人的共同意志。因为是人的共同意志,所以要“人法地”,人要遵循社会规则。

所以,这句话应该拿本子记下来:因为道德经是说给世俗社会听的,所以,这里的人,是社会中的人;所谓的地,是社会,是有一定空间与地域限制的人的组合。

至此,我们可以给出最终的答案,道德经的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自然之道,即:生生不息、共生共荣、生长收藏。

第二:是人伦,即在自然属性之外的,作为社会属性中的人,应该遵循的规则;

第三,是地脉,即一定地域、一定时间内的人群所应该遵循的规则。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