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抗日电视剧的时候,可能都没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当时的八路军、新四军并没有军衔,而军官和士兵穿的服装都是一样的。那么他们要如何区分呢?
首先还是用最古老的方法:人脸识别。这里所说的人脸识别可不是现如今最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而是用眼睛来识别熟人。比如士兵最起码总得认识自己的班长、排长、连长。以此类推,也就知道谁是军官,谁是士兵了。
如果是突然来了个军官,那又如何判断呢?当时没有互联网,基层组织也没有电话可以和上边联系。因此识别身份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介绍信。一般军官来到某个单位,都会随身携带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介绍信。假如军官不小心把介绍信给弄丢了,又无法通过其他方法证明身份,那就只能被当成可疑人员对待了。
简单的理解就是,共产党在北方的部队叫八路军,在南方的部队就是新四军。都隶属于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都叫“国军”。所以说我们常说的国军是国民革命军的简称,而不是国民党的军队的简称。八路军、新四军军服主要品种有军帽、军衣、军裤、军大衣、标志符号等。军帽分单帽和棉帽。常见的单帽为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前端成坡状,后端齐帽顶。帽围两端靠两粒小钮扣结合在一起,在帽墙前面正上方帽围结合的部分缀钉一枚“青天白日”图案的圆形金属帽徽(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棉帽帽檐与单帽相似,帽围平时系于帽顶,冬季可以放下,下端可达脖颈,用一粒扣和搭绳系住,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
军上衣分夏服和冬服,制式相同,各级军官同一制式,为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均有袋盖;上面两个口袋袋底为圆形,下面两个为方形;袋口中央各有一颗纽扣;上面两个口袋的袋口与第2粒纽扣平齐,下面两个口袋的袋口与第5粒纽扣平齐。士兵服基本与军官服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士兵服上衣腰后左右衣缝上各加布袢一个。军上衣不分大小号码,长度一律“二尺五”。经常看到一些照片上八路军小战士、女战士穿着又长又大的军装,像短大衣似的,这都是因为大小号码不分的“二尺五”。当然,条件好时,也专为小战士、女战士作了短小的军装。军上衣左臂佩戴白底蓝字长方形布质臂章,八路军的有“八路”“十八集团军”“18GA”几种,新四军则为“新四军”或“N4A”等。
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同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9月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未统一名称。直至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新四军
是西安事变以后,在长征时期,坚持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的红军游击队也被整编,整编为正规军以后,改称“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红军
1927年南昌起义以后,我党领导的军队称“红军”,这是效仿“苏联红军”的称呼,表示我们是共产主义的军队。
我们党,我们国家能从贫瘠的地步,走到如今的影响力,那是多少革命前辈给奠定的基础,所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还是值得我们纪念和牢记的!
八路军属于集团军编制,下辖三个师,新四军属于军编制,人数而言,八路军1937年的时候约4万人,新四军1938年的时候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杜平任副司令员,全军共一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