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大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总协调。我们注意到,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保障人与人耐激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组织和理性的体现。
根据世界的发展经验,中国目前所处的人均GDP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人口与自然环境资源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整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就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健康的、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如何填补发达国家留下的消费需求缺口,已构成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源。中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成为全球消费需求增长的一大希望。
2012年,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同时,围绕扩大消费需求、推进城镇化、确立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注重进出口平衡,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外部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期望进一步提升。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面临的共同任务。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以绝大多数世界人口的非工业化为代价的。
当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工业化时,欧美工业化模式的非普适性暴露无遗:原材料、能源、粮食、水资源、气候变化成为无法逾越的瓶颈。发达国家倡导发展中国家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像是道德说教。中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清亩拦借鉴意义。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正致答胡力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通过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这一切客观上阻止了全球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剧。
扩展资料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
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
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参考资料